全本小说网 > 汉世祖 > 第116章 挣扎无力

第116章 挣扎无力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so,最快更新汉世祖 !

    北汉乾祐五年正月二十二,南下迎击南唐西路援军,先后全歼许文禛、陈军两师之后,汉帝刘承祐,率师复归寿春大营。留守的汉军将帅,在向训的带领下,恭拜于肥水浮梁。

    “末将等,恭迎陛下,得胜还营!”浮梁前,向训当下一礼。

    “诸位免礼!”刘承祐高坐御马,面色平静,毫无骄态,率师迎接南唐援军取得的战果,似乎并未让其心中产生多少波澜。

    大量的舟楫,在水军的护卫下,自淝水南边北来,每艘船吃水极深,几乎尽耗其负载。针对陈、许二军的歼灭,汉军这边,斩获之能用丰厚来形容。

    除却前后杀伤两万人,俘虏四万余,便是随其军运输北上的粮食、军械、驮马等辎重。即便因战事之故,消耗、损毁有三成多,剩下的缴获,仍旧让刘承祐调动了足足一百五十艘船,方才装载完毕。粗略估算,若省着点用,此番缴获所得,可供征淮的二十多万北汉军民,至少一月之用。

    因此,刘承祐差点给俘虏的陈觉,封了个“淮南行营粮械使”的官职,以筹其转运之功。当然,这只是刘承祐仅存的一点恶趣,并未刻意去折辱陈觉,反而将之释放了,手书一封,让他做个信使,回金陵交给李璟。

    随着得胜之师归来,天子还营,几座汉军大寨之中,爆发出猛烈的“万岁”欢呼声,声浪滚滚,若九霄惊雷,震天撼地,持续了许久。

    而受汉军欢呼声影响最大的,当然要属被围的寿春唐军了,听其呼声如潮,城内军民,无不震恐。因为万岁呼声后,是一阵一阵“援军覆灭”的宣告声。

    闻悉,寿春守军的主要将领何敬洙、张全约、徐象等人,齐齐来到北城头。在城外已被汉军犁平的地面上,摆放着大量缴获的唐军旗帜、甲仗,服色,明明白白地证明着什么。

    “何公,援军真的覆没了?”张全约神色震恐,看向何敬洙:“汉帝没有率多少人马南下啊!这才几日?”

    何敬洙身形木然,左手的伤口远未愈合,所幸正值初春,天气没那么炎热,此时竟有些颤抖,苍老的面容间,隐隐透着些病态。事实上,不只是寿春城处于崩溃边缘,作为主将的何敬洙,也快至油尽灯枯了。长时间的典军、困城,对于这个年过花甲的老将而言,实在太不容易了。

    在刘承祐南下迎战陈、许二军之时,稳守城池,待机而动的何敬洙,并没有坐观。而是率军果断出击,想趁城外汉军战兵不足,对汉军发起一波反攻,不说完全打破困势,也要阻遏延缓汉军屯兵、攻城的脚步,给寿春以喘息,给南唐朝廷更多准备的时间。

    他的目标也很明确,没有想对汉军造成多大的杀伤,而是直指汉军东北方向的后勤大营,这是他早早探处明了的。为此,何敬洙还先耍了个心机,以张全约率军攻汉军西寨,徐象领军攻北寨,吸引注意力,而后自拣寿春城中最精锐的五千军,备好引火之物,直向东北辎营。

    何敬洙的这番操作,还是给汉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毕竟精锐兵力的削弱,对于汉军比较冒险的困城立寨而言,在防御上是难免有所疏漏,无法像前番那般面面俱到。

    若是真让唐军得逞,毁了粮草大营,那么寿春之汉军,不说直接崩溃,但围城之势必破,甚至只能选择后撤休整。毕竟,行军打仗,粮食补给乃是命脉。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可惜的是,何敬洙的对手是向训,他奉命守寨,自感责任重大,也知辎营的重要性。当何敬洙露出獠牙之时,果断增兵,加强防护,并亲自坐镇。为此不惜抽调其他营寨的兵力。

    何敬洙欲打汉军七寸,向训也知轻重,在他脑里有很清晰的认识,哪怕其他四寨都破了,只要粮食还在,迟早可复立。再者,唐军还没有尽破汉寨实力。

    在向训沉着的指挥调度之下,何敬洙的算盘终究落空了,再兼有孙立、李重进、王彦升、高怀德等将领军厮杀,以唐军败退还城告终。

    一番交锋,汉军军民伤亡近三千,而出城的唐军,则死伤过半,论野战攻坚,唐军远不是汉军对手。而此战之后,寿春守军再伤元气,再无主动出击之力。

    此时,何敬洙头一次感受到这初春的和风,竟是这般萧瑟,身心俱冷。能够感受到,身边将校们的疑惧。

    没有正面回答张全约的问话,何敬洙只是异常平静地说道:“都准备好吧,最后一战将至,为国尽忠的时候到了......”

    言罢,便转身缓慢地,一步一步,走下城垣。何敬洙心里显然已经十分清楚,寿春城是守不住了,以眼下城中的情况,根本无法坚守到下一波援军的到来,再者,南唐朝廷是否还能再组织起一支援军,何敬洙自己都没有信心。

    甚至于,他都没再同下属将校,说守住城池之类的话。年老,并不昏聩,底下的军使将校们,有多少和他同心者,都值得商榷,何敬洙自己也不在意了。但不管如何,

    就他个人而言,已做好了面对一切的心理准备,左右不过以死殉国罢了。投降,何敬洙脑子里根本没那个想法,倒不是对于南唐有多愚忠,至少在北汉南侵之前,南唐朝廷对他,并不算多优待。只是,历尽乱世,已在花甲之年,自有其坚持,青山埋骨,马革裹尸,也不失为一个好结局。

    望着何敬洙凄清中透着坚定的背影,几名军将面面相觑,却相顾无言,各怀心思,各自散去。

    左神卫军指挥使徐象心情沉重地回到北城厢内的营宿内,深蹙着眉头。一阵脚步声传来,抬眼看,是神卫军下一营指,自己的心腹部曲。

    “都将,援军既殁,寿春再无可依者。汉军总攻在即,眼下城中人心浮动,断难守之,难道我等当真要与此城陪葬吗?”小校压低的声音中透着点激动。

    徐象凝神,问他:“你觉得,本将该怎么办?”

    闻问,小校朝徐象靠近了些,说道:“以汉军的实力与攻击力,一旦发起总攻,城破就在旦夕之间。自北汉南征以来,朝廷用人不淑,决断不明,皇帝仅坐龙床,而驭大兵,以致我军连战连败。到如今这个境地,淮南诸州必不能守,甚至于国祚不保。

    以属下之见,莫如献城投靠,保全性命。几次厮杀下来,我神卫军已不足三千,若能以之献与汉帝,求得官职荣禄,亦未可知!”

    “你这是要让我背君叛国!”徐象怒道,犀利的目光投在小校身上。

    “都将所指,哪个君,哪个国?”见状,小校也放开了:“徐氏原本也是吴王臣子,以臣代君,行篡逆之事,僭称李唐。窃据江淮,实则也不过一割据诸侯罢了,如论正朔,还得属中原强汉!汉军的强大,此番我等也都见识过了,绝非南唐可以匹敌,我等投诚,亦是臣服皇朝正统,何谈背叛?”

    刘承祐若是知道,唐军中一名不文的小小指挥,竟有如此见识与口才,或许爱才之心便生了。

    听其言,徐象眼神闪烁了下,道:“你我,乃至神卫军将士,皆是江东之人,如阵前倒戈,祸及家人,如何是好?”

    注意到徐象的眼神,小校心知,这徐都指挥使实则已然动心了,道:“唐主素以仁德示人,岂以三千士卒,而行株连之事。”

    “再者!”说着,小校的眼神中也露出一抹狠意:“倘若唐主株连家小,则我等更可放心投奔,汉帝亦可安心。大丈夫,何患无妻,只要名禄加身。届时,北汉灭唐,我等正可随之反攻,破了金陵,为家人复仇,以告慰之于九泉之下!”

    徐象忍不住看了看这个跟随自己多年的部曲,从来没发现,竟有如此“器量”,令他心里一阵发寒。

    然而细思之,却当真不由心动。徐象如今才三十来岁,正值壮年,可不想真与寿春共存亡,就这般交待在这儿。至于对背叛南唐,还真不会有什么心理压力,君臣义绝,是这个时代长期以来的状况,并不会有道德上的谴责。至多,如家小因此遭到祸害,心里会有些愧疚。

    “哎,实在令我左右为难啊!”思虑片刻,徐象不禁感慨一句,而后突然扭头看着部曲:“你可愿替我为使,去联络汉营,表我投诚之意?”

    小校直接应道:“属下愿往!”

    “今夜,我安排你自北门,缒城而下。神卫军将士的性命,都托付于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