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自荐

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自荐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so,最快更新重生于康熙末年 !

    十三阿哥坐在下.听到雍正咬牙切齿的话.直觉得后背冷。

    旁的时候他不晓得,仅是端午节后,皇上就为江南的折子恼了三次,而且一次比一次火大。

    第一次他还以为皇上对范时锋的容忍到头了,不过随后就见皇上将此事高高提起、低低放下。

    第二次、第三次,亦是如此。

    今日,是第四次,想来也不会有什么意外。

    果不其然,雍正将折子摔到御案上,揉着额头道:“一个一个都不叫朕省心,又是这个时候......”

    同以往的不了了之相比,这次皇上倒是也不能说无作为。

    他想了想,对十三阿哥皱眉道:“曹颂上过西北战场,是不是杀性重了些?”

    十三阿哥听了,不由一怔。

    他以为是范时锋与李卫互相攻汗的折子,怎么扯到曹颂?

    江南官场的总督与总督之间、总督与巡抚之间的争斗早成惯例,若是江南官场真的铁板一块,那不安心就是龙椅上这位。

    又是阎王打架,小鬼遭殃。

    十三阿哥醒过神来,忙道:“怕是不至于,曹颂早年领的是侍卫职,即便在西北也是奉命护卫中军主帅,哪里有机会正面对敌况且那小子是跟在曹yóng身边长大的,即便这两年在江南历练,也不至于一下子就有这么大的魄力......“雍正闻言,面色稍缓耳,道:“朕觉得也不至于。”笑着对十三阿哥道:“说起来,这个曹颂是不是同十三弟妹有亲?”

    十三阿哥道:“他生母与弘暾额娘是同祖的堂姊妹,说起来倒是不远的姻亲。”

    雍正点点头,放下此事不提。

    十三阿哥从御前退下,心里多少有些不安。

    他倒不是怕曹颂闯祸,而是担心皇上为了保全范时锋将曹颂推到台前来。

    他晓得皇上的性子,最是护短。

    范家功勋大族,明面上并未参加早年夺嫡之争,实际上暗里地却投靠了四阿哥,否则的话,四阿哥也不会在作了范时捷后又将范时锋推到两江总督的位置上。就连范时捷,即便罢了都统又授了侍卫,在宫里当差。

    真若是厌弃范家,怎么会如此?

    况且,范时锋在江南的布局多少有皇上的推手。

    即便他做的过了,皇上也不会真的将他置于死地。

    像范家这样世代功勋却又人才凋零,皇上用起来用体面,又不用担心尾大不掉。

    李卫与范时锋相争越演越烈,范世锋在江南也敛财敛的差不多,皇上之所以还没作,无非是担心江南今年的水患。

    若是水患成灾,那到时候作两江总督范时锋,也能“平息民愤”。

    若是水患危情不大,那范时锋的罪名就重不了。

    为了敲打江南臣工,说不定皇上会各大八十大板。

    李卫是皇上的心腹重臣打算用他镇江南就不会让他太没脸,那陪着范时锋丢官的,就当是李卫的左膀右臂曹颂两日后,曹yóng与伊都立的折子六里加急送至御前。

    曹腼这折子还罢,盛京六部的尴尬位置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臣工多是老弱,迪不稀奇:伊都立的折子,却是将雍正气了个半死。

    关外驻防八旗,是大清最重要的基石。

    即便关内有什么不稳,只要关外驻防八旗在,就有重新翻盘的资本。

    没想到八旗懒的不仅是京旅八旗,还有八旗的老根。

    雍正早就看着宗室诸王不顺眼,只是晓得轻重,不好收拾他们。

    即便敲打宗室,也多是圣祖诸子诸孙。

    如此一来,其他宗室只当皇上在报夺嫡时的大仇,是皇室家务,倒也无人不知起地插嘴。

    可雍正这些兄弟们,真正的实力,哪里比不得那些老牌王府。

    那些王府,早年都议过政的,名下佐领也多。

    实点到人数不足五成…雍正面上恨得不行,心里却是惊喜不已。

    十三阿哥晓得,皇上怕是要有大动作,自己的连襟伊都立这回算是捅了马蜂窝。

    他又不好为伊都立开脱,只能提及辽河水涨之事,请皇上先侧重盛京防洪之事。

    雍正想想也是,既抓到宗室诸王的尾巴,什么时候作不行:东北那边防灾之事却不能耽搁,否则真要洪水泛滥,再作宗室诸王,他们就又有说辞。

    京官虽不少,可身上多有差事,能抽调的人数有些:那些候补官…想想还是算了,真要启用的话,数月后怎么安置?

    想了又想,雍正下旨,在六部抽调十二个笔帖式派往盛京当差,不足人手命曹yóng从盛京各衙署抽调。

    至于八旗驻军那块,雍正则很迟疑。

    京城驻防八旗拱卫京城,不好轻动,看来只有黑龙江将军与吉林将军那里选派人手。

    然后,盛京驻防八旗糜烂至此,黑龙江与吉林的驻防八旗能好的那里去?

    到底要不要借由子,一并作?

    正迟疑间,就有地方急报送抵御前。

    五月二十七日,长江九江段决堤,九江知府极数位随从于堤坝边没水而亡。

    雍正看了,立时变子脸色。

    长江水患,并不少见,可没到六月,就水漫决堤,那接下来的雨季会如何?

    正想着此事,就听到“轰隆隆”殿外数声惊雷,大雨倾盆面下盛京,官驿。

    曹yóng站在廊下,抬头望向天空。

    天空乌云压顶,使得人心里也沉甸甸的。

    伊都立正好过来,见曹yóng如此,亦站在他身边,抬头望了望天。

    乌云满天,南边方向更是墨黑一片。

    “这老天爷,才安生了几年,又开始折腾”伊都立忍不住嘀咕道。

    曹yóng道:“辽河周边除了盛京与辽阳外其他地方地广人稀,即便水患成灾,也不过是威胁盛京或是淹没军屯江南,怕是有大劫难...,.

    最后一句,却是低不可闻。

    伊都立因遂了折子,想着自己日后处境这几日正上火,嘴里都是大泡。

    他没有听到曹yóng最后一句话只听到前面的,闻言眼睛一亮。

    他向来想的开,为那折子上火了几日,就有点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意思。左右事情已经至此再担心也是无用的,还不若好好奉旨办差。

    听了曹yóng的话盛京是有惊无险的,他心下更是放得开。

    “前两日没胃。。都没正经用餐既来了盛京.怎么能不吃飞龙汤?…伊都立来了兴致,就添了从容,对曹yóng道:“孚若也要多保重,等到京中旨意下来,还有得忙活,这几日正当养精蓄锐。”

    伊都立既有兴致,曹yóng也不是爱扫兴的就吩咐人下去置办不提。

    飞龙汤还没送上来张义就进来禀告,有客来访。

    曹yóng闻言,不免疑惑。

    盛京这边,若说有熟人就是宝雅格格那边,可据他所知自打平亲王夫妇回京,宝雅格格也回了科尔沁。

    待看了拜帖,还真是认识人,盛京兵部尚书鄂齐。

    鄂齐是辅国公鄂飞嗣子,在老国公过世后袭了爵位。

    曹yóng虽在鄂国公临终前,叫了一声“义父”,圆了两人的缘份,可并没有同辅国公府结亲的意思。

    鄂齐当时不到而立,就位至副都统,且又承恩原级袭了辅国公爵位,正是风光得意,哪里会将曹yóng一个三品太仆寺卿放在眼中。

    待老国公丧事完了,两家就自然而然地断了联系。

    在曹yóng与伊都立前几日初到时,鄂齐就参加了“接风宴”。不过两人本就数面之缘,倒是并没有比旁人亲近什么。

    现下鄂齐递帖子来访,曹yóng就有些摸不着头脑。

    伊都立这边,则有些不高兴。

    “兵部尚书,不来见我,倒是来拜孚若?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想着与我平级,不肯听旨意听我调配人手?”伊都立抱怨道。

    抱怨归抱怨,他还是催曹yóng出去见客。

    即便对方被配盛京,到底是宗室王公,不好太怠慢。

    曹yóng也想知鄂飞来意,便亲自出迎,引鄂齐到客厅坐了。

    实在是盛京六部的尚书侍郎,背后各有各的“苦楚”,因此曹yóng即便前几日见过鄂齐,也没有多问什么。

    鄂齐神色讪讪,早已没有当年在辅国公府侍疾时的意气风。

    曹yóng使小厮上茶,心里思量鄂齐的来意。

    鄂齐心里也别扭着,他同曹yóng本就不熟,说起来不过是在老国公病故前后见过两进。

    想着曹yóng比自己年轻,身兼两部尚书,是皇上信赖的重臣:自己却因早年同安郡王府一脉走的太近,为皇上所厌,他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他与安郡王府都是饶余敏郡王阿巴泰后裔,亲近一下,哪里就违背了人情法礼?

    不过是皇上厌了安郡王府一脉,迁怒罢了。

    鄂齐心里憋气,被配到盛京,也是浑浑噩噩过日子,并没有图谋回京。

    既是被皇上厌弃,还往皇上眼皮底下凑合,那才是傻子。

    左右爵位还在,官职也在,傣禄钱粮都不缺,在盛京有盛京的好处。

    可今日无意同妻子提及嗣父的生前事,提到了曹yóng夫妇,他的妻子马佳氏却是坐不住了。

    曹yóng是实权户部尚书,背后还牵连着淳王府、平王府、裕王府三处姻亲,正是炙手可热的人家。

    平亲王夫妇在盛京“休养”时,他们夫妇还曾上门请过安。

    平亲王即便不被皇上所喜,可依旧安享荣华,未尝没有妻族得力的缘故。

    “爷,妾身乐意陪着爷在盛京过肃静日子,可几个孩子怎么办?大阿哥、二阿哥眼看到了考封的年纪,大格格没两年也要及笄没人为这几个孩子筹划…,阿哥们还好,迟几年就迟几年,格格的年岁都在宗人府归档…她身份又低,万一抚了蒙古也不是高位,还不知要吃多少苦头..…...”马佳氏含泪道。

    她晓得丈夫心里的苦楚,本不愿提及这些来引得他心烦。

    可儿女渐大了,她除了妻子,还是个母亲。

    她虽没见过曹yóng,却是见过初瑜的。

    老国公去世后,初瑜随着丈夫来吊祭,哭的情真意切。

    马佳氏觉得诧异,私下还专程问及丈夫此事。毕竟初瑜身份高贵,和硕格格的身份,并不低于辅国公,不至于图谋国公府什么。

    待晓知道因公公早年曾照顾过曾为侍卫的曹家额驸,郡主夫妇才上门吊祭,马佳氏便没有太放在心上。

    待到今上登基,丈夫被配盛京六部,马佳氏不是没想过找人走门路。

    可安王府一脉势微,她娘家也没有什么显宦,就顺着丈夫的心思,在盛京安分日。

    听到曹yóng,她才想起两家的渊源。

    或许念在老国公早年的旧情上,对方乐意援手也说不定?

    虽说这几年,他们夫妇早见识了世态炎凉,可为了儿女,就算只有那一点点的希望,马佳氏也不愿意放过。

    在妻子的央求下,鄂齐也心动了,想着曹yóng即是为治水而来,肯定要需要人手。

    即便伊都立这个京城兵部尚书到了,在东北这一片,真未必有他这个盛京兵部尚书熟悉军务。

    不管曹yóng愿意不愿意援手,自己主动在治水上尽份力,是不是也能在御前挂个名?

    这样想着,鄂齐就来官驿蓬了葬帖。

    听鄂齐禀明来意,曹yóng欢喜道:“眼见汛期将至,河坝正愁人手…”说到这里,想到皇上将调驻军的权力交给了伊都立,自己不好自专,便道:“出京前,皇上曾将此事交代给伊都立伊大人,看来以后还请两位大人多劳烦......”

    虽说点出了兵部将以伊都立为主,可鄂齐并不沮丧。

    鄂齐与伊都立是平级不假,可伊都立奉的是钦命,本当以他为主。

    只要曹yóng与伊都立乐意接纳他参与此事,鄂齐就满足了。

    两个掌部来盛京防洪,要是差事做的不漂亮,岂不是打皇上的脸:要是差事做的漂亮,即便他是只是协助,也能分点功劳。

    因此,鄂齐老实道:“全听曹大人吩咐。”

    曹yóng道:“鄂大人客气“说着,他便使人请了伊都立过来。

    他们的折子已经透出去三日,现下估摸也带了京城,等到旨意下来,这边各项防洪事宜就要开始,早准备早妥当。

    伊都立过来,听说鄂齐主动参与防洪事宜,自是笑容满面。

    只是在鄂齐走后,他不禁顿足道:“既有那个心,怎么不早点过来?早来三天,我就拉着他递联名折子了......”

    这一更补昨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