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大戏骨 > 1057 光荣落幕

1057 光荣落幕

作者:七七家d猫猫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so,最快更新大戏骨 !

    “纽约时报”,“如果还有人在质疑,为什么蓝礼-霍尔可以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得主?那么请务必前来百老汇,观看改编版本的’悲惨世界’。这位年轻演员的表演,细腻而强大,坚韧而汹涌,毫无疑问,他就是Y世代年轻一辈之中的领军人物!”

    “纽约客”,“表演的魅力和戏剧的张力,在百老汇的舞台之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六个小时的演出,却依旧让人觉得依依不舍、无法自拔,而不是枯燥无味、如坐针毡,蓝礼-霍尔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华尔街日报”,“对于新生代年轻人来说,就连电影都已经渐渐开始退居到了网络之后,而百老汇更是陈年往事。但如果年轻一代对于百老汇这种艺术形式感兴趣,那么’悲惨世界’无疑是一个良好而优秀的开端,不仅因为蓝礼-霍尔在其中奉献了顶级的演出,还因为耳熟能详的故事和气势恢宏的背景,真正地呈现出了一段历史和一阙时代的全貌。”

    “人物”杂志,“千禧年以来,最值得走进剧院的一出戏剧,’悲惨世界’。”

    “芝加哥论坛报”,“约翰-科德赋予了这个熟悉故事更加深刻的含义;而蓝礼-霍尔则赋予了这些含义更加生动的诠释。”

    “西雅图邮报”,“请每一位观众走进理查德-罗杰斯剧院!这将是今年夏天最正确的决定。”

    “纽约邮报”,“如果你需要一个前来百老汇的理由,那么蓝礼-霍尔将是最佳答案;如果你需要一个了解戏剧的窗口,那么蓝礼-霍尔同样将是最佳答案。显然,没有人能够拒绝蓝礼-霍尔的魅力,尤其是当他站在舞台之上,露出精壮的胸膛时。”

    ……等等,在一片赞誉之中,画风似乎突然就有些不太对了。

    不过,这就是“纽约邮报”的风格,与“纽约时报”比较起来,没有那么严肃和沉闷,更加诙谐和轻松一些,偶尔还会出现一些调侃。当然,这也只是相对而言的。

    约翰-科德版的“悲惨世界”登陆百老汇之时,伦敦西区的如潮好评就已经广为人知,这就是一出载誉巡演的剧目作品;可尽管如此,当美国业内媒体纷纷在首演之夜后,第一时间刊登了自己的专业言论时,还是引发了一片惊呼声。

    真正的零差评作品,而且不是“八十分”的零差评,而是“九十分”乃至“九十五分”的零差评,轰轰烈烈地将“悲惨世界”的声望推向了巅峰。

    人人都知道,剧评人无疑是苛刻、刁钻而挑剔的,他们从来不会顾忌顶级巨星和超级大牌,直言不讳、言辞犀利、火力全开;但人们所不了解的是,专业剧评人也是专注而投入的,为了他们喜爱的戏剧产业,为了渐渐消亡的戏剧产业,他们是如此热爱,爱之深责之切。

    所以,对于那些优秀出色的佳作,剧评人也从来不会吝啬自己的赞扬之词,恨不得昭告全世界,让所有人都前来剧院,领略戏剧舞台的风采。如果可以的话,他们甚至愿意站在剧院门口,不厌其烦地告诉每一位观众,这一出剧目到底多么出色,又到底多么值得欣赏。

    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希望可以延续戏剧的生命力,在这个快餐时代之中继续生存下去。

    这一次,“悲惨世界”就得到了如此待遇。

    对于纽约剧评人来说,唯一的遗憾就在于,六个小时的时长,对于缺少文化沉淀和素质底蕴的美国千禧一代年轻人来说,他们甚至不会想要走进剧院,拒绝接受六个小时的折磨,哪怕这是一部旷世巨作。

    在快餐时代和网络文化的熏陶渲染之下,现在的年轻一代正在渐渐失去耐心,这是全世界范围的一个课题。但相较而言,欧洲的文化底蕴还是更加深厚,所以“悲惨世界”在伦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感染了年轻人;在好莱坞爆米花的狂轰乱炸之中被惯坏的美国,却不具备这样的沉淀。

    这是一个遗憾,但剧评人也纷纷承认,这一个遗憾恰恰成就了“悲惨世界”的优秀和出色,气势磅礴的恢弘底蕴娓娓道来。这就好像当年的“阿拉伯的劳伦斯”和“宾虚”一样,这样的史诗作品,前者两百一十六分钟,后河两百一十二分钟,足够的铺垫和内涵,才是作品成功的标志。

    当然,二十一世纪的“魔戒”系列也是如此。

    于是,整个纽约剧评界都炸锅了。好评如潮,真正地好评如潮,甚至远远超出了想象,那些冷静低调的剧评人,一个个纷纷站出来,迫不及待地送上了赞誉,声嘶力竭地呼唤着广大观众走进剧院,欣赏这部难得佳作。

    即使人们早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亲眼目睹如此狂潮,也还是不由惊呆了。

    对于蓝礼,剧评人们更是赞不绝口。

    这名即将年满二十三岁的年轻演员,承载着史上最年轻奥斯卡影帝的光环,他可以选择好莱坞任何一部作品出演,但他却选择了伦敦西区和百老汇,耗费了大半年的时间,在戏剧舞台之上不断打磨自己,这一份敬业和专注,赢得了整个戏剧界的认可。

    更何况,扎实的表演功底、出色的舞台能力、细腻的节奏控制,真正地展现出了作为一名演员的能力和天赋,重新赋予了冉-阿让这个角色与众不同的魅力,以绝对实力征服了剧评人们挑剔的眼光。这无疑是让人肃然起敬的。

    当然,凭借着个人声望,蓝礼成功地制造了百老汇的汹涌人潮,再次让人看到了巅峰时期的荣光,甚至有希望促进整个戏剧产业的回暖。这对于剧评人们来说,绝对是感激涕零的一个突破。

    传闻中,纽约的剧评人圈子之中都在表示,每个人最少观看了五场“悲惨世界”,这是最低下限,而不是平均数字。

    每一个剧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加入这股浪潮之中;同时,他们也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观看,细细地琢磨这出戏剧,希望约翰-科德和蓝礼-霍尔可以做得更好。

    “悲惨世界”成为了整个纽约最炙手可热的焦点,不仅仅是约翰和蓝礼,还有同一出剧目的其他年轻演员们,无论是盛名在外的汤姆-赫兰德,还是初出茅庐的乔-阿尔文,他们都赢得了不少瞩目,剧评人们纷纷以更加细致更加深入的视角,审视这些年轻演员,并且关注他们的未来前景。

    从伦敦到纽约,这股热潮有增无减,甚至于在北美大陆之上,更加成熟的商业模式,以及蓝礼更加根深蒂固的市场号召力,成功地为“悲惨世界”制造了更大更长更远的波澜。

    三个月,一个季度的时长,听起来无比漫长,但置身其中,却只能感受到时光的飞逝,还没有来得及好好地细细享受,“悲惨世界”在百老汇的演出就已经落下了帷幕。

    整个演出季还是呈现出了差别,以蓝礼的落幕演出为分水岭。

    在此之前的两个月时间里,理查德-罗杰斯剧院迎来了门庭若市、川流不息的汹涌盛况,这是新世纪以来,从来不曾见过的景象,真正的一票难求。就连贵宾包厢都是如此,从首演之夜的第一天,到落幕演出的最后一天,整个剧院达到了百分百上座率,人们不由戏言,贵宾包厢的一席之地,成为了衡量纽约上流社会的最新标准。

    在此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理查德-罗杰斯剧院的热潮快速消退,仅仅是蓝礼结束演出之后的那一场演出之中,上座率就下滑到了百分之八十,呈现出了断崖式的下坠。这对于剧院来说,显然不是好消息,却也侧面证实了一个观点:人们都是为了蓝礼前来的,这也再次证明了蓝礼的号召力。

    而后,上座率还进一步下滑,在所有演出正式结束的时候,平均上座率维持在了百分之七十左右,有低谷,也有回暖,整体来说,票房走势还是超出了预期,在剧院经理的内心期待值以上。

    这也验证了伦敦和纽约专业人士们的预测:蓝礼的个人号召力所带来的好奇和冲动之后,对于戏剧产业的余波影响依旧是存在的,或多或少将重新带动产业的进步。但到底能够达到什么高度,还是取决于后续作品的质量。

    这是一段漫长而艰难的旅程,但至少他们迈出了第一步。就好像“堂吉诃德”与民谣一般。

    于是,阿尔梅达剧院和理查德-罗杰斯剧院双双发布官方公告,正式宣布,“悲惨世界”将停留在剧院之中持续演出,采用全新的卡司阵容,而约翰-科德将担任客座导演兼制作人,确保作品质量;另外,蓝礼-霍尔也挂名联合制作人,将负责演员的选角和培训。

    约翰-科德版的“悲惨世界”,将在阿尔梅达剧院至少上演一年时间,而理查德-罗杰斯剧院则是六个月时间。后续是否持续上演,乃至于在世界其他城市巡演,还将观望看看。

    这是一个进步,一个巨大的进步,对于戏剧产业来说,对于约翰和蓝礼来说,都是如此。

    还有,对于喜欢蓝礼的影迷来说,也是如此。

    因为,结束了长达八个月的戏剧生涯之后,蓝礼终于正式宣布,即将回归大屏幕,展开新作品的拍摄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