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so,最快更新逆流1982 !
正月初八,正当整个深圳还没有从新春的环境氛围中彻底走出来的时候,段云已经安排公司的人员,做好了迎接苏联专家的准备。
其实这个时候苏联国内经济已经非常困难,但即便如此,想引进这些苏联专家仍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一些在业界名气很大,掌握的核心技术的高端专家,美欧包括中国在内,任何人想挖走他们,都有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国际外交风险。
但这并不影响段云作出的提前部署。
年初的时候,他就已经和深圳市政府私下里协商过,需要他们配合来引进这些专家。
天音集团在国内名气很大,但是在国外,尤其是苏联,人们根本不知道中国还有这么一家科技公司,所以段云如果想以公司的名义组织“中苏产业论坛”之类的交流会议,根本就不会有国外的专家看得上眼,即便发出邀请,人家也未必会来。
但是如果以深圳市政府的名义邀请这些苏联专家参加天音集团举办的论坛会议,那就是另一码事了,至少这是政府层面的邀请,苏联那边总是要做出一些回应的。
说白了,段云就是要借助深圳政府的名义,先把这些专家请过来。
要是换做一般的企业,深圳市政府这边未必会答应,因为这种论坛会议一旦出了什么幺蛾子,市政府这边也会有相应的责任,但是对于天音集团这次提出的申请,他们却很痛快就给了回复,表示愿意协助。
至于其中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一直以来深圳市政府和天音集团都是相互利用配合默契,去年和前年的时候,因为NAND闪存芯片的研发成功,引来了很多美国商业代表团来华考察,而那个时候深圳市政府也没少干“截胡”的事情,所以这次天音集团需要深圳市政府来配合,深圳市政府这边也自然会投桃报李,给他们提供一切尽可能的支持,尽管他们目前还不知道邀请这些苏联专家来国内开会能有什么用处。
3月初,深圳的天气冷热适宜,非常的清爽。
一连几天,天音集团的招待所迎来了来自苏联的首批170多位专家,参加由深圳市政府主办的首届“中苏微电子产业技术发展交流论坛”。
似乎在后世很多人的印象中,苏联的微电子产业非常的落后,就连他的军品飞机上,用的也是电子管,而不是芯片,就此断定苏联的电子工业一文不值。
但实际上,在冷战期间,全世界也只有美国和苏联有完整的半导体全产业链,那个时候苏联的电子产业都在白俄罗斯,相比于美国最先进的芯片,差距也只有5年而已。
在70年代末的时候,苏联就已经投产了2C系列的工控微机,广泛用于车洗加工中心磨床激光切割和线切割机床,他们的工业芯片性能还是非常先进的。
另外在七八十年代,苏联也有自己的计算机产品,最早的ES EVM计算机在1975年投产的,其操作系统主要是MOS,类似于Unix。
另外便携式移动通话设备和全自动移动电话通讯系统的发明地也并非是美国和摩托罗拉,而正是那个早已经被扣上闭塞落后帽子的苏联。
只不过当时的这种移动通讯设备最早被用于军事,成为了间谍获取机密的法宝。
到80年代,苏联的半导体工业进一步成长,进入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微型机年产量突破60万台,有5家大型工厂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机,这些微型机被用于180多种工业设备和生活用品上。
特别是在超高速集成电路和集成电路抗冲击方面,苏联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在其他方面,即便相对于美国,局部的差距最多不过5年。必须指出的是,苏联建立起了从原材料、设备、设计、制造等一整套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而且这整套工业体系是完整而独立的,当时仅有美国和苏联具备这种实力。
另外苏联在86年开始研制,80年代末投产的1504便携电脑,也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几款便携笔记本电脑,采用的是国产处理器M86,各方面性能也是非常不错的。
其实当时如果苏联不解体的话,他们的电子产业虽然和美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民用品的差距在5年左右,但是相比于其他国家,苏联的电子产业还是很先进的。
只不过苏联解体之后,他们的电子工业就真的完了,很多优秀的电子人才被西方挖走,而这些西方国家挖走这些有用的人才后,还继续骂骂咧咧的说,苏联电子工业有多落后,因为当时的西方掌握了强大的国际话语权,在他们的宣传机器下,苏联电子工业落后的这一说法流传很广,甚至就连国内的《兵器知识》也引用了西方的材料,来证明苏联落后的电子工业,这其实是相当可笑的事情,因为当时中国和苏联的电子产业差距,至少也在5~8年左右。
但是段云心里却明白,苏联的教育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在数学领域,可以说是世界顶尖的,当时世界上数学最强的三个国家是美国,英国和苏联,特别是1958年的时候,苏联成功发射了第1颗人造卫星,震惊世界,可以看出苏联在数学领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段云将来如果要发展芯片产业,通讯产业,乃至汽车产业,都需要大量顶尖优秀的数学家,并且在他所说目前掌握的“苏联优秀人才”名单中,就有十几个苏联知名的数学家。
随着第1批参加技术论坛会议的苏联专家来到国内,段云为他们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在天音集团总部的大楼前,段云专门高价聘请了深圳歌舞团,现场演奏起了《共青团交响曲》以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苏联经典名曲。
听到熟悉的苏联歌曲,刚刚下车的这些苏联专家脸上都露出了几分惊喜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