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唐朝好地主 > 第764章 凤凰城

第764章 凤凰城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so,最快更新唐朝好地主 !

    李超站在楼烦关城,与苏定方等一起巡视着这座关城。

    旁边是比李超先一步到来的平阳长公主,她已经接任了岚州都督一职,楼烦关是岚州东北的一个突出部,被朔州和代州夹在中间。

    “大帅,楼烦关就雄踞于恒山余脉的华盖山上,临恢河,俯瞰东、西、南三面,周长四里,开有东、西、南三门。经过李绩和李靖两位将军镇守河不时的前后增修,眼下关城周围五里,城基五丈,项宽两丈半,城高三丈余。另外还有外围关城,夯土筑城,周长七里,加辟北门,有飞楼于其上,起名镇朔楼,因楼高如展翅凤凰,因此又被称为凤凰城。”

    站在楼烦关高高的城墙之上,远眺北方,能够看的很远。

    这座关城,南北较狭,东西为长,如今有内外两重关城,周长七里余,城墙高大坚固,四周箭塔、敌楼星罗棋布。

    内城墙由原来的三丈余增高为四丈。

    几座城门,还都用砖包墙,在城北华盖山顶还修筑了一座巍峨耸峙的护城墩堡。墩堡上有三层重楼,名为华盖楼。

    这座楼烦关不但与内长城相连,而且在城北还修筑了一条长达四十里的边墙。

    李超之所以对这些非常了解,那是因为整个楼烦关的加固计划最初就是出自他之手。

    唐朝不修长城,但北方突厥势大,因此在李世民登基之初,李超就向李世民进过一个北方防御计划。他建议以李绩李靖这两员大将镇守河东河北,同时在河北河东重点打造几座关防,以此为防御突厥堡垒要塞。

    李超的这个堡垒计划,就是以明朝的内外三关为核心。

    李世民看过计划,并与李超仔细商议过后,最终采纳了这条建议,没有去大修长城,而是重点的加固了这内外三关。

    大唐在北方的防御重点,便不再是线,而是六个点。

    楼烦关,正是明朝时外三关之一的宁武关。

    宁武关此时叫楼烦关,因此此地在古时是楼烦部落的。战国时,赵武灵王曾在此置楼烦关,以防匈奴。北魏时,广订、神武二郡先后治此,隋时则先后属崞县、静乐县。此时大唐,朝廷置岚州,楼烦关属于静乐县境内,与朔、代二州夹角交汇。

    后来,唐置宁武郡,这是宁武关之始,取广宁、神武二郡尾字,但这时,这里还叫楼烦关。

    不过虽然这里叫楼烦关,但其防御,经过这两年李绩和李靖二将的先后加固,这座关城之险,已经不输于雁门。

    李超当初提出的北方长城内外三关,外三关就是偏关头和雁门关、楼烦关,内三关则是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

    外三关,就是在河东北部的西北面,以守偏头、宁武、雁门关所联结的内长城一线,是横亘晋北五百里的一巨大屏障,利用的是过去长城以及恒山险要的地势。

    与以前朝代经营长城的理念不同,李超提出的北方内外三关防御计划,虽然也是以长城为依托,但不是线性防御,而是以几个重要的节点为核心,四面八方互为犄角互为应援的防卫集群,是点状防御网。

    突厥人雄踞北方,尤其是在占据着代北和河套的形势下,河东和河北,是最易被进攻和突破的方向,一旦突破长城一线,就能进入平原地区,尤其是河北平原,如果让突厥人进入河北平原,那广阔的平原地区就极难防御突厥骑兵。

    为此李超才提出了这个北方内外三关的防御计划。

    他舍弃了过去内外长城的两道防御层作法,而是在北方东西向形成外边与内边两道线,改过去南北防御层为东西防御层。

    在河北太行山脉北部,沿线设置紫荆、倒马、居庸三关,以此三关建立堡垒集群,形成纵深防御圈,保护河北平原。而在河东西北,设置偏头、楼烦、雁门三关,为外三层,这外三关就是第一层防御集群。

    李超的这内外三关的防御重心,其实是在河北。内外三关重重把守,就是要保证突厥人不能从河套、代北这些突厥人的前进基地经代北突入河北平原。

    在这种思想下,情愿让他们突进河东中部,也不能让他们进入河北平原。

    外三关的防御任务极重,偏头关在极边,雁门为冲要,而楼烦关介于二关之中,控扼边关之首,形势极重。

    突厥人一直都还以为,大唐的河东防御重心在雁门关,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大唐的北方防御思想早就改变了。

    朝廷以重兵屯于楼烦关,以此方便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向北还可以出云朔。

    李超指着那连绵的山谷,向平阳和苏烈他们道,“楼烦关的地理位置,极为特别,尤其是在当前突厥人所占据的形势来看,他们要南下,必经三关。朔方有沙漠戈壁,那边进攻不便。因此主要还是往东面南下,从这边南下,必经三关。”

    “三关中,偏关有黄河做为天险,因此从河套过来的突厥人,只有在冬季的时候才可以踏冰而过。而雁门关,以山为天险,骑兵难以突破。唯有楼烦关,所靠虽有恢河,但恢河是季节性的河流,每年都有一段时间断流,因此秋季断流季节,突厥骑兵就能沿河谷浑师南进,直抵关下。”

    恢河河谷比较宽,李靖向朝廷的报告中说的是可容十骑并进。

    正因为这个独特的原因,使得外三关中的中路楼烦关,成为更容易突破的节点。只不过现在突厥人还不知道,这里已经修建了许多堡垒集群,楼烦关更是成为周围七里,内外两层关城的战争要塞。

    点状的堡垒防御集群,比起过去的长城线状防御,有一个优势之处在于,更能独立支撑作战,不易突破。

    这种防御方式,比起长城的线性防御来说,对于小股草原骑兵袭扰劫掠,远不如长城。因为长城是全面防御,小股的骑兵是没法破城墙或者破关而入的。唯有当大量草原骑兵南下时,长城就会显得薄弱,高口和长城以及关隘,都难以应付大量骑兵。

    而李超打造的这种点状堡垒集群不同,重点是在要塞和周边的墩堡等,是点式的,城堡中间会有空隙,小股的骑兵很容易渗透进来,他们如果只是来抢劫,不能完全防的了。但如果是防大股骑兵,这些堡垒群,却能相互应援,更能支撑防御,一时难被攻破。

    宁武关城很大,但只是宁武关的南口,在北面二余十里,还有一个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