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追光者 > 第6章 孔子

第6章 孔子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so,最快更新历史追光者 !

    从勾践去世到孔子出生,经过86 年的春秋历史长河。各国的诸侯们又在干嘛?越国勾践之子鹿郢登上王位,

    “诸位爱卿,父王已逝,越国的重担落在了本王肩上,还望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鹿郢说道。

    “大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众臣齐声回应。然而,越国的局势并不好。

    “如今越国虽暂无威胁,但国内忧患重重,如何是好?”夫差对着大臣们说道。

    “大王,当务之急是整顿内政,安抚民心。”一位大臣建议道。

    夫差皱了皱眉头:“可这谈何容易啊。”

    与此同时,在中原大地的其他诸侯国,纷争也从未停歇。

    在晋国,六卿之间的争斗愈发激烈。

    “范氏、中行氏,你们竟敢违抗君命,意图谋反!”赵鞅怒目圆睁,大声斥责。

    “赵鞅,你休要血口喷人!这晋国的天下,难道就只能由你说了算?”范氏的首领不甘示弱地回应道。

    双方剑拔弩张,一场大战一触即发。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耳欲聋。

    “冲啊!为了晋国的荣耀!”士兵们奋勇向前。“绝不退缩!”敌军也毫不畏惧。

    这场激烈的战斗让晋国的土地染上了鲜血,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齐国,一位年轻的公子正在与谋士商议。

    “如今各国纷争不断,齐国当如何自处?”公子问道。

    谋士沉思片刻,说道:“公子,当以发展国力、招揽人才为要。”

    公子点了点头:“嗯,所言极是。”

    在这动荡的时代,思想的火花也在不断绽放。

    在一个学舍里,一位夫子正在讲学。

    “诸位学子,治国之道,当以仁德为本,以礼法为纲。”夫子缓缓说道。

    “夫子,何为仁德?”一名学生举手问道。

    夫子微笑着回答:“仁德者,爱人也。关心百姓疾苦,以善待人,方能得民心。”

    弟子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在另一个地方,一位夫子独自沉思。

    “天地之间,自有其规律,人道亦当遵循。”他喃喃自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越国在鹿郢的治理下,虽然努力维持着局面,但内部的矛盾和外部的压力依然让其举步维艰。

    “大王,如今楚国对我国虎视眈眈,我们必须加强防备。”一位将领忧心忡忡地说道。

    鹿郢:“传我命令,整顿军队,加强城防。”

    在楚国,楚王雄心勃勃。“寡人要让楚国成为天下霸主!”楚王高声说道。

    “大王英明,但还需谨慎行事。”大臣们纷纷附和。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的局势愈发复杂。

    在秦国,一位年轻的君主正在谋划着改革。

    “如今秦国要强大,必须变法图强。”君主坚定地说道。

    “大王,变法之事,阻力重重啊。”一位大臣担忧地说道。

    君主:“纵有千难万险,吾亦不惧!”

    农田里,农民们辛勤劳作。“今年可要丰收啊,不然日子就难过了。”一位老农擦了擦汗说道。

    “是啊,只盼着能过上太平日子。”另一位农民附和道。

    然而,战争的阴影始终笼罩着这片大地,百姓们的生活依然充满了艰辛和不确定性。

    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里,来自两千多年后的读书人,晨依依在灵境藏书阁里翻阅《史记》。泛黄的书页写着“孔子世家”,一阵眩晕突然袭来,仿佛被卷入了时光的旋涡。

    再次睁开双眼,发现自己竟置身于公元前 551 年的鲁国陬邑。一个名叫叔梁纥的武士年事已高,年过70 岁,夫人颜徵 17 岁。渴望能有一个健康聪慧的儿子来继承家族的荣耀。

    终于,妻子颜徵有怀孕。

    数月之后的一个清晨,阳光洒在叔梁纥家的庭院里。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男婴诞生了。这个孩子天庭饱满,目光清澈而灵动,他就是孔子。

    然而,孔子的童年并非一帆风顺。在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叔梁纥便去世了。失去了顶梁柱的家庭,顿时陷入了困境。

    母亲颜徵在带着年幼的孔子,离开了陬邑,来到了曲阜阙里定居。

    阙里,这个充满着古朴气息的地方,将成为孔子成长的摇篮。尽管生活清苦,但颜徵在是一位坚强而有智慧的母亲。她深知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尽管家境贫寒,但她总是想方设法地教导孔子。

    在孔子五六岁的时候,他就展现出了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非凡的悟性。

    一天,孔子看到邻居家的孩子们在玩一种模仿祭祀的游戏。他们用泥巴捏成各种礼器的形状,然后煞有介事地进行着祭祀的仪式。

    孔子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站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回到家后,他便缠着母亲,询问关于祭祀的各种问题。

    “母亲,祭祀是什么呀?为什么他们要那样做呢?”孔子眨着好奇的眼睛问道。

    颜徵在微笑着,温柔地回答道:“祭祀是人们对祖先和神灵表示敬意和感恩的一种方式。通过祭祀,我们可以缅怀先人的功绩,祈求神灵的保佑。”

    孔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说道:“那我也想玩祭祀的游戏。”

    颜徵在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心中感到十分欣慰。她找来一些简单的材料,帮助孔子制作了一些粗糙的礼器。

    从那以后,孔子经常一个人在院子里,摆好那些礼器,庄重而肃穆地进行着他自己的“祭祀仪式”。他小小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专注。

    邻居的一位老先生路过孔子家的院子,看到了正在“祭祀”的孔子。他停下脚步,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然后走进院子,轻声问道:“孩子,你为何如此热衷于这祭祀之礼呢?”

    孔子抬起头,看着老先生,认真地回答道:“我觉得这很有趣,而且我想通过这种方式,向祖先和神灵表达我的敬意。”

    老先生微笑着捋了捋胡须,说道:“你这孩子,倒真是与众不同。祭祀之礼,可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举动,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中的含义和精神。”

    孔子眼睛一亮,连忙问道:“老先生,那您能给我讲讲其中的含义和精神吗?”

    老先生点了点头,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开始给孔子讲解祭祀的意义、礼仪的规范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对祖先的敬重、对家族的责任等道理。

    孔子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一些问题,与老先生探讨。从那以后,这位老先生经常会来与孔子交流,给他传授各种知识和道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孔子对知识的渴望愈发强烈。他常常会跑到附近的学堂外,偷听先生讲课。虽然不能正式入学,但他凭借着过人的记忆力和聪慧,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有一次,孔子鼓起勇气走进了学堂。正在讲课的先生看到他,有些惊讶地问道:“你是谁家的孩子?为何来此?”

    孔子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说道:“先生,我叫孔丘,非常渴望学习知识,希望能在这里听讲。”

    先生看着他真诚的眼神,微笑着点了点头:“你如此好学,实乃难得。但这里是需要交学费的,你……”

    孔子的眼神略微暗淡了一下,但他马上坚定地说道:“先生,我虽然没有钱交学费,但我可以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打扫学堂、整理书籍。”

    先生被孔子的执着和勤奋所打动,同意了他的请求。从此,孔子成为了学堂里的一名特殊学生。

    在学堂里,孔子学习异常刻苦。他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对于先生讲解的内容,他不仅能够迅速理解,还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然而,他的勤奋和才华也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嫉妒。一天,几个同学故意在孔子的座位上放了一些垃圾,想让他出丑。

    孔子走进学堂,看到座位上的垃圾,并没有生气。他默默地把垃圾清理干净,然后坐下来继续学习。

    其中一个同学见状,挑衅地说道:“哟,孔丘,你就这么甘愿当清洁工啊?”

    孔子抬起头,平静地回答道:“清理垃圾并不丢人,重要的是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学习知识,而不是做这些无聊的事情。”

    其他同学听了,都觉得有些羞愧,不再为难孔子。而孔子也以他的宽容和大度,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

    除了在学堂学习,孔子还经常向周围的人请教。无论是街头的小贩、田间的农夫,还是有学问的长者,他都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有一次,孔子在路上遇到一位农夫正在劳作。他好奇地走过去,观看农夫的操作,然后问道:“大叔,您这样种地有什么诀窍吗?”

    农夫笑着回答道:“孩子,种地就像做人一样,要脚踏实地,顺应时节,还要有耐心和勤劳。”

    孔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意识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蕴含着智慧和道理。

    在孔子的童年时光里,母亲颜徵在始终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尽管生活艰辛,但她总是鼓励孔子追求知识,教导他要善良、正直、勤奋。

    一天晚上,孔子在油灯下认真地读书。颜徵在走过来,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说道:“丘儿,你要记住,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学习。”

    孔子看着母亲疲惫但充满期望的眼神,:“母亲,您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学问、有品德的人。”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孔子逐渐形成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道德的高度重视。这些品质,将伴随他一生,成为他日后成为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基石。

    在鲁国的曲阜阙里,此时的孔子,正值十五六岁的青春年华,对知识的渴望犹如燃烧的烈火,愈发炽热。

    在一个阳光明媚日子里,孔子听闻城中将举办一场盛大的祭祀典礼,心中满是好奇与向往。他早早地来到了典礼现场,只见人群熙攘,庄重的仪式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孔子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仪式中的每一个细节,对那些繁琐而又充满深意的礼仪动作,心中充满了疑问。

    就在这时,一位老者引起了孔子的注意。这位老者身着长袍,气质不凡,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之风。

    孔子鼓起勇气,走上前去,恭敬地行礼道:“老先生,晚辈对这祭祀之礼多有不解,还望您能指点一二。”

    老者微微一笑,眼中流露出赞赏之意,说道:“年轻人,你能对这礼仪感兴趣,实乃难得。吾乃太师襄,愿为你解惑。”

    孔子欣喜若狂,连忙再次行礼道:“多谢太师襄先生!”

    自此,孔子便常常向太师襄请教。太师襄见孔子聪慧好学,悟性极高,且心怀赤诚,便有心收他为徒。

    一天,太师襄把孔子叫到跟前,说道:“孔丘啊,吾观你对学问一片赤诚,愿不愿正式拜吾为师,随吾学习?”

    孔子激动,当即跪地叩头,说道:“弟子愿追随先生,刻苦学习!”

    太师襄微笑着扶起孔子,说道:“孩子,为师精通音律与礼仪,自当将所学倾囊相授。”

    太师襄对孔子要求严格,时常告诫他:“学问之道,需用心领悟,不可有丝毫懈怠。”孔子谨记教诲,勤奋刻苦,日臻精进。

    当时,孔子的家境并不富裕,母亲颜徵在含辛茹苦地操持着家庭,生活颇为艰难。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母亲始终坚定地支持着孔子求学。

    在太师襄的学堂里,孔子并非年龄最小的学生。然而,他凭借着过人的聪慧和刻苦努力,学习成绩极为突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专注,让他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

    此后,孔子便在太师襄的教导下,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学习生涯。他们多数时间在曲阜,有时也会因参加祭祀等活动前往周边的城镇。

    孔子跟随着太师襄,不仅学习了各类乐器的演奏技巧,如琴瑟等,还深入研究了各种礼仪的内涵和规范。在太师襄的悉心指导下,孔子踏上了更加系统和深入的求学之路,为他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子在学问上的造诣日益深厚。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常常与同窗们交流探讨,分享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虚心倾听他人的观点,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

    有一天,学堂里组织了一场学术辩论。论题是关于治国之道,孔子旁征博引,结合所学的礼仪规范和对人性的理解,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观点。他的言论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令在场的师生们无不惊叹。

    太师襄看着孔子在辩论中的出色表现,欣慰地说道:“孔丘啊,你如今已学有所成,但学无止境,切不可骄傲自满。”

    孔子恭敬地答道:“先生教诲,弟子铭记在心。弟子深知自己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定当继续努力。”

    此后,孔子更加勤奋地钻研学问,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开始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孔子恭敬地答道:“先生教诲,弟子定当铭记于心。弟子深知自身仍有诸多不足,日后必当加倍努力。”

    此后,孔子愈发勤奋地钻研学问,矢志不渝地追求更高的境界。他开始深入思索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切实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渴望能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奉献自身的力量。

    在孔子17岁左右,孔子母亲颜徵35岁离世。孔子母亲是一位坚强勇敢且令人敬仰的伟大女性,她注重培养孔子的品德和人格,为孔子的成长和未来的成就奠定了重要基础。

    母亲离世后,孔子一个人独自生活。19岁结婚,20岁时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鲁昭公听说孔子喜得贵子,派人送了一条鲤鱼表示祝贺,孔子便给儿子取名“鲤”,字“伯鱼”。

    在跟随太师襄学习多年后,约20岁的孔子又拜了多位老师。向苌弘请教乐理知识,苌弘对音乐的深刻见解让孔子在音律之道上更上一层楼。

    孔子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前往周都洛邑的路途。此时的孔子,年方三十有余,风华正茂。

    在洛邑的一座古朴庭院中,孔子见到了传说中的老子。老子已然年逾古稀,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目光深邃而宁静,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物的奥秘。

    孔子恭恭敬敬地趋前几步,双手抱拳,弯腰深深作揖,向老子行礼,老子微微一笑,示意他坐下。

    孔子迫不及待地开口:“先生,周礼繁杂,如何能使其在这乱世中得以传承并发挥作用?”

    老子不紧不慢地回答:“周礼,乃形式之规范,然其精髓在于人心之仁善。若人心不古,周礼不过虚有其表。”

    孔子若有所思地点头,再次拱手作揖道:“那如何才能使人心归善?”

    老子轻捋胡须:“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为人处世亦当如此,柔弱胜刚强。世间万物皆有其道,顺应自然,莫要强求。人心之善,源于自然,源于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孔子追问:“先生,那对于治理国家,您认为应当如何?”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可过度干预,当以无为而治,让百姓自然发展。”

    孔子陷入沉思,良久后起身,整衣正冠,郑重地向老子深施一礼:“先生之言,令弟子茅塞顿开。但弟子以为,在这乱世之中,若完全无为,恐怕难以匡正秩序。”

    老子微笑:“年轻人,你有自己的见解甚好。但需记住,过刚易折,过强易衰。”

    最后,老子语重心长:“年轻人,路漫漫其修远兮,需不断求索。”

    孔子再次双手交叠,躬身行礼,满怀感激地说道:“多谢先生教诲,弟子定当铭记于心。此次与先生相见,如拨云见日,让弟子收获颇丰,对未来之路也有了更明晰的方向。”

    这次会面,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孔子未来的道路,让他对人生和世间的道理有了更深的领悟。

    随着学问的不断积累,孔子开始尝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他看到鲁国的百姓生活困苦,便倡导统治者施行仁政,减轻赋税,以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以礼待人,用自身的言行影响着周围的人。

    有一次,鲁国的两个家族因土地争端而几乎兵戎相见。孔子听闻后,主动前往调解。

    孔子运用所学的礼仪和道德规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成功化解了这场危机,让两家族重归于好。

    孔子开办私学,广收门徒。他不局限于学生的出身和地位,因材施教,希望将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培养出有道德、有才能的君子,为社会秩序建立贡献力量。

    在鲁国的朝堂之上,孔子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和仁德,已升任为大司寇,权同代理相国。

    这一日,朝堂之上正商议着一项重要的国策。

    “吾以为当以仁德为本,轻徭薄赋,方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孔子拱手进言。

    然而,鲁国的一些权贵却对此嗤之以鼻。

    “孔夫子,您这想法过于理想化,如今战事频繁,当以扩充军备为重。”一位大臣反驳道。

    孔子眉头微皱,说道:“若不以民为本,即便军备强大,亦难长治久安。”

    双方争论不休,最终不欢而散。

    回到家中,孔子坐在案前,神色凝重。

    弟子子路:“夫子,这些权贵难以理解您的高瞻远瞩,实在令人气愤。”

    孔子轻轻摇了摇头:“子路啊,不必气恼。吾之政见只为鲁国之未来,只可惜难以推行。”

    颜回:“夫子,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孔子沉思片刻,缓缓起身,目光望向远方:“吾意已决,既然在鲁国无法实现吾之政治理想,那便离开此地,周游列国,寻找能行吾道之人。”

    子路一惊:“夫子,此去路途艰辛,充满未知啊。”

    孔子微笑着看着弟子们:“吾等为道而生,为道而行,何惧艰难?。

    公元前 497 年,55 岁的孔子,带着他的一群弟子,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漫漫征程。

    孔子身着一袭朴素的长袍,他的身旁,颜回、子路、子贡等弟子们或背着行囊,或手持竹简,个个神色肃穆,却又充满期待。

    “夫子,此去路途遥远,未知艰难几何,您为何如此坚决?”子路性急,率先打破了沉默。

    孔子缓缓回过头,看着弟子们,声音沉稳而有力:“吾之主张,乃仁政、德治,欲使天下归仁。然鲁国未能行吾之道,吾当寻他国之君,望能得用,以救万民于水火。”

    弟子们纷纷点头,眼中燃起了炽热的火焰。

    他们一路西行,首先来到了卫国。卫国国君卫灵公听闻孔子到来,亲自出城迎接。

    “夫子大名,如雷贯耳。不知夫子有何治国良策?”卫灵公满怀期待地问道。

    孔子施礼:“君上,当以仁德为本,选贤任能,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

    卫灵公表面应承,却并未真正采纳孔子的建议。孔子在卫国住了一段时间,见卫灵公无意推行仁政,便带着弟子们离开。

    在离开卫国的路上,子路忍不住抱怨:“夫子,这卫灵公徒有其表,根本无意实行您的主张,我们岂不是白费力气?”

    孔子摇摇头:“子路啊,吾等推行仁道,不可因一人一国之拒绝而放弃。只要有一丝希望,便要努力争取。”

    颜回接着:“夫子教诲得是,或许下一国能理解夫子的苦心。”

    在陈国,孔子和弟子们遭遇了饥荒。粮食匮乏,众人饥肠辘辘。

    “夫子,我们该如何是好?”颜回忧心忡忡地问道。

    孔子微笑着安慰大家:“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我们当坚守道义,共度难关。”

    子贡机灵,设法与当地商人交换了一些物品,才勉强让大家得以果腹。

    子贡:“夫子,这般艰难,弟子有时也会心生迷茫。”

    孔子拍拍他的肩膀:“子贡啊,艰难之时,方显君子本色。吾等所行之道,乃大义所在,不可因一时之困而动摇。”

    尽管生活艰苦,孔子仍不忘教诲弟子。一天,在一棵大树下,孔子召集弟子们讲学。

    “诸位,仁乃人之根本,克己复礼为仁。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秉持仁心。”孔子的声音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

    子路:“夫子,何为仁?”

    孔子回答:“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弟子们认真聆听,不时点头。

    在蒲地,孔子一行被当地的叛臣围困。

    “孔夫子,莫要再走,否则休怪我们不客气!”叛臣们凶神恶煞。

    子路挺身而出,手持长剑,护在孔子身前:“尔等休要无礼!”

    孔子却镇定自若:“以暴制暴,非吾所愿。吾等以理服人。”

    孔子对叛臣:“诸位,行不义之事,终不得善果。若能改过,尚可回头。”

    经过一番交涉,孔子凭借他的智慧和仁德,最终说服了叛臣,得以继续前行。

    这一路上,孔子的名声越来越大,吸引了许多有志之士前来投奔。然而,各国的君主大多只把孔子当作一位有名的学者,而非能真正推行他的政治主张的实干家。

    在宋国,孔子和弟子们受到了冷遇。宋景公对孔子的学说不感兴趣,甚至有人企图加害孔子。

    “夫子,此地不宜久留,我们还是走吧。”子贡说道。

    孔子望着宋国的城池,长叹一声:“道之不行,已知矣。但吾不能放弃。”

    颜回:“夫子,您的信念从未改变,弟子们愿一直追随您。”

    就这样,孔子带着弟子们,风餐露宿,历经磨难,却从未停止前行的脚步。

    他们的足迹遍布中原大地,所到之处,孔子的学说如同一颗颗种子,播撒在人们的心中。

    “夫子,此番游学,虽未达成您的政治理想,但您的思想已传遍四方。”颜回感慨地说道。

    孔子微微一笑:“吾道虽未行于当世,但只要吾等坚持,后世必有回响。”

    孔子周游列国,68 岁时返回鲁国,周游列国共用了 14 年。 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多个国家。

    孔子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和推行仁政的艰难。他的思想在坚持仁、礼等核心观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适应。

    他更加坚信道德和教育的力量,认为通过培养有道德、有智慧的君子,可以逐渐改变社会。

    孔子众多弟子中,子路性格豪爽勇敢。在周游列国期间,曾多次挺身而出保护孔子和师兄弟们。

    颜回则始终对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即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安贫乐道,刻苦钻研学问。

    子贡能言善辩,在周游列国时,为孔子一行解决了不少经济和外交方面的难题。生活状态极为艰难。风餐露宿,经常面临食物短缺、居无定所的困境。经济来源不稳定且有限。有时依靠一些弟子的资助,有时接受当地一些敬重孔子学说之人的馈赠,偶尔也会通过为他人讲学获取一些报酬。

    孔子回到鲁国68岁的他,深知时日无多,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和文献整理之中。

    “夫子,我们如此整理文献,经费从何而来?”子路忧心忡忡地问道。

    孔子抬起头:“子路啊,莫要为此担忧。吾等一心为传承文化,自会有有心人相助。且为师还有些昔日学生的馈赠,足以支撑一时。”

    子贡走进书房:“夫子,我愿出资相助,以保整理文献之事顺利进行。”

    孔子欣慰:“子贡,你的心意吾心领了。但为师更希望你能将所学用于传播正道。”

    颜回也在一旁,认真地抄写着竹简:“夫子,我等愿与您一同努力,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孔子看着弟子们,眼中满是欣慰:“有你们在,吾心甚安。”

    日子一天天过去,孔子的书房里总是忙碌而有序。

    一天,子夏前来请教:“夫子,这古籍中的诸多含义,弟子实难领会,还望夫子指点。”

    孔子耐心地为他讲解:“子夏啊,读书需用心领悟,不可拘泥于文字表面。”

    就这样,在孔子的引领下,弟子们齐心协力整理了多部重要的文献,其中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等。

    《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和删定,保留了三百余篇诗歌。《尚书》据传也经过孔子的编纂和整理。孔子还对周礼进行了研究和整理,使得礼的规范和制度更加清晰和系统。

    对于《周易》,孔子作了《易传》,对其进行解读和阐述。《春秋》则是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资料编写而成。

    孔子的儿子孔鲤卒于公元前 483 ,享年50岁。孔鲤是孔子的独子,孔汲是孔鲤之子。孔汲在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着有《中庸》等儒家经典,对后世儒家学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颜回卒于公元前 481 年,享年40岁,儿子和颜回相隔两年去世。对孔子的打击非常的大。

    颜回去世后约两年,孔子于公元前 479 年逝世。享年73岁。

    回顾孔子的一生命运多舛。孔子三岁丧父,17岁丧母,晚年丧子。

    在孔子的生命里没有一天是浪费的,社会实践丰厚,早年为官未展抱负,55岁周游列国,他开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众多,整理古籍。其仁、义、礼、智、信的理念,成民族道德基石。

    其思想影响深远,在政治、教育、文化方面皆有建树。至今智慧犹存,是不朽丰碑与精神导师,贡献和影响永载史册。

    晨依依合上《史记》这本书,我有很多话想跟孔子说,我仿佛来到了孔子的身边。

    晨依依:夫子,我乃来自两千余年后的读书人晨依依,今日能见到夫子,实乃我莫大的荣幸。

    孔子:两千余年后?此等奇事,闻所未闻,姑娘快与我细细道来。

    晨依依:夫子,在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变化可谓翻天覆地。有飞机,有高铁,还有能让相隔万里之人清晰相见、即时通话的神奇物件,知识的获取也变得极为容易,人人皆可通过一方小小的屏幕知晓天下之事。

    孔子:如此奇妙,实难想象,真乃匪夷所思。

    晨依依:夫子,读史时我知晓您一生为推行仁道而奔波努力。您本有机会过上优渥的生活,为何却为了心中理想,甘愿一生贫苦?

    孔子:吾之所求,非个人之荣华,而是天下苍生能行仁道,享太平。若只为自身安逸,弃百姓于困苦而不顾,吾心难安呐。

    晨依依:夫子,在追求理想的途中,您遭遇无数艰难险阻,难道从未有过一丝放弃之念?

    孔子:道之所在,虽千万人阻挡,吾亦往矣。纵前路崎岖,吾志不可改。

    晨依依:夫子,您的精神在后世影响深远,无数仁人志士受您启发,为正义与真理不懈奋斗。

    孔子:吾心甚慰,愿后人皆能秉持仁心,践行大义。

    晨依依:夫子,您的思想为后人指引方向。

    孔子:善哉善哉,如此吾愿足矣。

    不久之后,春秋落幕,战乱纷争的战国时代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