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344章 不太乐观

第1344章 不太乐观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so,最快更新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又是一夜艰苦的行军,侦察分队接近了预定区域,但是如何确定那座山是琵琶山仍然有困难。他们已知的消息是“柳子关因柳子山得名,但柳子关的确切位置却不在柳子山下,而是在琵琶山山附近。”另外就是琵琶山因形似琵琶而得名。

    但是柳子关早已淹没的历史的尘埃中,而周边又人迹难觅,想找人打听都难。再者他们是外来者,一旦贸然现身询问,很可能被‘积极分子’举报,那么再难以隐匿行踪,只能赶紧跑路了。

    至于以形入手,大家皆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这就已经充分说明在不同角度看到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且其中又有许多牵强附会之嫌。即便是同一位置,你看着像琵琶,可在我眼里他就是个南瓜,这个线索也并不大靠谱。

    赵昺于是很快放弃了以此为据寻找的念头,而以实际情况入手。自己找的是处用兵之地,管它是叫阿猫,还是阿狗呢!于是他们着手搜寻符合即‘可控制山间谷道,又可阻击南部来敌’两个条件的要地,果然换了思路后很快就有了结果,但是让他们有些‘失望’。

    这个山头相对独立,也并不高大,一条可通车马的谷道从其脚下穿过,赵昺估计这条谷道很可能就是檀溪的故道,淤积干涸后成为道路。这个现象十分常见,山间谷道很多都是雨季是溪流,而旱季就成了大路。而另一个发现就是此处蒙元驻军并不多,也就在三个百人队左右,两个百人队驻于山脚,一个驻于山腰处的营垒中。

    不过赵昺也很快释然,由于历来攻襄都是从南部突破,因而守军会将兵力集中于南部山区据守。西部用于地狭,大部队难以展开,所以历代兵家都不会选择自西方突破,守方自然就不会将主要力量布置于此。这里驻军较少,也就不难理解了。

    为了进一步了解此山的情况,赵昺冒险领着一组人自后山攀上去抵近侦察,也明白了为何蒙元在此布置的兵力为何不多,是因为这山太难爬了。由于山势险峻,樵夫和猎人都很少至此,更无人开荒垦殖,使得这里更加荒芜,植被保持完好,山上树木十分繁盛,其间布满荆棘,基本上没有路,攀登极为困难。

    因而敌军要想夺占此山,只有从正面强攻,想从侧翼迂回就会被繁盛的草木所阻,更难以展开兵力,也不必担心多面受敌。而三百兵力占据有利地形,周边又有其它堡寨,距离襄阳城也不过数里之遥,他们只要阻敌一时,周围的军队接警后就能赶来增援。

    几个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上山,寻到了一条可以勉强上山的小径,进一步确认了敌军的布防情况。也终于得以确认了这里就是琵琶山。

    据史籍记载,据说伏羲陨落之后葬在南郡襄阳的岘山中。世人为了纪念这位远古的伟大帝王在襄阳的琵琶山上修建了石头建的伏羲庙,庙中立有伏羲石像一尊,庙前有石制牌匾一付,直到南北朝时香火一直十分兴盛。后由于战乱频发,隋唐之后便已经荒废。

    如今庙宇已经成了废墟,但是石像尽管已然风化,长满了青苔,面目变得模糊不清,但是东西仍在,而牌匾碎裂可拼凑后字迹仍能辨认。这下就实锤了,而赵昺想着自己这是又欠下份债,在收复襄阳后说不得又要掏笔银子重修庙宇,再塑金身,四时祭祀,以彰显对先圣的敬仰,凝聚人心。

    确定了琵琶山的位置,赵昺暗叹还是多读书的好,尤其是在这文化集萃之地。襄阳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孕育了楚赋开山鼻祖宋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留下了穿天节、端公舞、牵钩戏、锁呐巫音、苞茅缩酒等楚风遗俗,还留下了西周邓城、宜城楚皇城、南漳楚寨群等遗迹。

    东晋高僧释道安在襄阳长达十五年之久,研究佛学,讲经弘法,统一佛教姓释,确立僧律戒规,首创中国僧制,编撰中国第一部佛经目录,奠定了印传佛教中国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儒释道格局的形成乃至整个汉传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使襄阳一度成为全国的佛教传播中心。史学家习凿齿著《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等,对中国史学发展影响深远。

    而上承汉末,下启魏晋,在近百年群雄争战、风云际会的三国时期,襄阳更是名人辈出。东汉末年,北方战乱,刘表领荆州牧,爱民养士,从容自保”,把襄阳治理得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成为乱世中一片安宁的“绿洲”,数以千计的士人纷纷来到襄阳。

    诸葛亮出世前耕读的隆中距此不过十余里,在那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谋划《隆中对》,襄阳也成为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源头;以羊祜镇守襄阳、杜预上表灭吴方略为标志,襄阳成为晋灭吴、完成统一大业的策源地。还有司马徽、庞德公、庞统、徐庶、崔州平等一批谋略精英,经学家宋忠、文学家王粲、书法家梁鹄、音乐家杜夔等一批杰出人物汇聚襄阳。

    赵昺常常以《三国演义》当教材,讲授用兵之地,一百二十回的一本书,而其中就有三十二回的故事就发生在襄阳,司马荐贤、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等发生在襄阳的三国故事。而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品格也影响着他的臣僚们。

    有了这些引子,使得赵昺一行人在第三天寻找龟山时,当看到本朝李曾伯收复襄樊时的纪功铭摩崖石刻时,就确定无疑了。时宋京湖制置使李曾伯为表彰南宋将士光复襄樊两城的卓著功勋而刻铭于摩崖上,斗大的字镌刻在丈五高的崖壁还是十分醒目的。

    在此赵昺还看到据说是当年刘备‘马跃檀溪’之地,而此时不足两丈宽的河道实在让他无法与书中描绘的‘的卢马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玄德如从云雾中起……’的场面结合起来,若非看到石岭上镌刻的‘马跃檀溪之地’标志,还真就错过了。

    龟山据襄阳城池不过二里许,横亘在襄阳城西南,这是遮护城西的最后一道屏障,山势如突兀中卷起,比之琵琶山并不高大,赵昺依然没有看出此山酷似龟。远望峰岭高低各不相同,东麓望去,一线刀刃,高可及天;西坡观来,一片郁葱,林涛沙沙;南山一带,群山起伏,水阔天空,犹中央尖角。走进狭窄谷道,褐石棱峋,伫立仰望,壁立千仞,错落欲崩。

    赵昺看罢心情有些沉重,在这里襄阳城清晰在望,而受地形限制,他们是无法动用大军进攻。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龟山,前出到较为开阔的地带,否则就会被堵在山里进退不能。更为困难的是在攻打琵琶山的战斗展开时,龟山必然得到预警,襄阳城方面就会派出援军,那么战斗进行的会更加艰难,甚至功亏一篑,不得不重新考虑从南边进军。

    “五哥儿,休息一下吧!”转回集合地,牛来福看陛下心情不大好,以为昨夜行军,白日又展开侦察,身体吃不消了。

    “也好!”赵昺点点头,眼睛却没有离开近在咫尺的龟山,“你说,怎样才能在我们攻打琵琶山时,又要赶在襄阳城敌援军赶到此之前,又将龟山攻克!”

    牛来福听了陛下的问话一怔,原来自己刚才的说的话其并没有听进去,想了想道:“很难,琵琶山与龟山相距约两里,而龟山与襄阳城相距也在两里左右。即便我们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攻克琵琶山,然后赶往到龟山投入战斗,恐怕也难以做到。毕竟我们走的是山道,而敌援军走的是大道,行军速度要比我们快的多。”

    “我们可以遣一支精锐绕过琵琶山先期前往龟山,同时在两地展开战斗!”刘通建议道。

    “很难,这里的地形我们都看到了,山林茂密,沟渠纵横,咱们一支小分队轻装绕过来还十分艰难。而进攻部队要携带大量的武器弹药,行军速度将更为困难。且龟山守敌应该是一个千人队,最少也要有七百人,我们的兵力少了,不足以攻取;而遣大军来攻,行军途中很难不被敌军发现。”赵昺言道。

    “五哥儿说的是,即便我们与敌人兵力相当,占据有利地形的情况下,也难以在半个时辰内结束战斗。而半个时辰的时间,驻扎于襄阳西城外的敌军有足够的时间完成集结,迅速赶到战场。”牛来福叹口气道。

    “嗯,即便是我们能够潜入敌营发起突袭,能够将山上的敌军迅速歼灭,也难以突破卡在山口的关口,除非有一种武器能够将他们尽数炸死!”刘通言道。

    “呵呵,你做梦呢!”牛来福笑道,“奇袭部队皆是轻装,无法携带重炮,而迫击炮威力有限,难以在短时间打垮敌军,也难以炸开寨门。”

    “嗯,这也是个思路,回去后可以想想办法!”赵昺听了却是若有所思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