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星唐联合帝国的史前往事 > 第15章 新时代的开端

第15章 新时代的开端

作者:希灵星球战舰W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so,最快更新星唐联合帝国的史前往事 !

    上一个时代已然谢幕,一个新时代已然如日方升。

    永徽十一年七月一日,已满十周岁的李康宁正式宣告继位。

    先帝有“天皇大帝”这一尊号,于是李康宁也给自己取了个“圣文人皇”的尊号,确立了新年的年号为“开天”。然后在加冕仪式上,新皇帝李康宁毫不留情地赋予李安乐名为“辅国圣武长公主”的头衔,命她参与军国大事,并主持建设新的天策府,同时还要直接掌管皇家研究院。

    从此,太康公主就变成了辅国圣武长公主了。不过,那个新的天策府肯定并不是原来的那种天策府,而是李康宁和李安乐设想的类似总参谋部的体制。

    至于那些李康宁的三位庶出的兄弟,除了燕王李忠作为京兆府尹还待在长安以外,其他的两位等到七月下旬就要动身出发,准备去各自的封地。许王李孝将去齐州,泽王李上金将去扬州。当然,他们还可以带生母一起去封地生活。

    此外,经过了家庭内部的一番协商,未婚的义阳长公主李下玉与同母妹妹——高安长公主李贞顺没有去封地,而是跟母亲萧太妃继续留在崇仁坊内的一处府邸居住。这处宅院其实是李安乐送给李下玉的。顺带一提,李贞顺只比李安乐大一岁,但李下玉刚刚年满二十了。

    不得不说,李下玉这时候可能算个大龄未婚女了,不过她倒是有了个未婚夫,名叫权毅。但值得一提的是,权毅比她小五岁!

    李康宁也不知道,为何父母生前会给她找这样的订婚对象。

    对此,李安乐也感到有些奇怪,于是她向担任宗正寺卿的李崇义问了这个问题。李崇义只能老老实实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按照他的说法,李下玉的这种情况貌似是因为萧太妃自己的缘故。当时她争宠过程中闹了某些幺蛾子,导致先帝和皇帝联手惩罚了她。至于具体什么情况,李崇义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幸运的是,这个时空里的萧淑妃至少能成为萧太妃,还能陪伴自己的女儿,度过自己的余生。

    接下来日子里,在李孝、李上金在临走前,李康宁交代了两位兄弟一项特别任务,那就是在封地所在的州府照看好那些棉花田的种植工作。在江淮和华北的官营棉花基地,种植面积总共控制在4万亩左右,对于他们两位来说工作量不算太大。

    其实在李康宁和李安乐设想中,供应棉花的最重要的基地其实不在齐州和扬州,而是在安西都护府地区内的中亚的棉花高产区,以及陇右道的原高昌国旧地区域。中原腹地的棉花种植区只是次要的产地。

    对于华北和江淮的适宜产棉花的地方,辅国长公主李安乐就已经下了定论,那就是中原腹地在未来二十年内的棉花田的面积不能超过100万亩。这100万亩棉花田充分利用后,作为直供军需使用的棉花田就行,毕竟华北和江淮的农业区还算应该以粮食生产为重。

    而之所以严控棉花在华北和江淮的种植面积,毕竟这个时代的大唐主粮的亩产量还并不太高。此时北方主粮作物是粟、小麦,以及少量的大麦和高粱,用后世的度量单位来算的话,北方亩产较高水平的也就大约167公斤。此外,由于水稻的多季种植尚未发展完善,所以即便考虑到南方的水稻产区,全年产量平均算起来也不高。

    不过南方地区的好消息还是有的,大唐在四年前引进了林邑早籼稻和早粳稻(在两位主人公的心灵暗示试验的影响下,司农寺的官员们主动地推进了这个项目),并且,在一年三熟区的岭南、湖广、湘西的官营示范田内得到了大量试种。

    结果显示,在良好的施肥灌溉等措施的帮助下,单位面积的单季粮食产量的最高极限记录是每唐亩6石4斗(每亩433公斤),一年三熟区的全年单亩稻米产量可超过800公斤。只可惜目前这些来自林邑的多季水稻的种植面积还很少,而且这种极限记录对土地肥力和气候的要求颇高。不过,对于南方大部分水田来说,在一年三熟区内执行两季种植的操作也算正常,而且收获量也不会低得太多。

    与此同时,南方的农业开发潜力非常高,湘西、云贵、安南、岭南、湘西、湖广等地都有巨大潜力。于是,未来大力开发南方屯垦区的计划,在李康宁继位之后的第一次朝会上就进入了议程。

    至于北方农业区来说,也有好消息的,在皇室的百亩试验田里,由李康宁和李安乐(这事儿,李康宁是主力,李安乐是负责打下手的)在数年间默默研究出的第一批育种新品已经在永徽10年的5月份完成收割了,也就是杂交冬小麦“吃货1号麦”以及杂交小米“吃货2号粟”。前者总算是实现了比以往的小麦亩产量提高50%的目标,折算为后世的亩产算法就是每一市亩能有225公斤。而后者“吃货2号粟”更可怕,李康宁在五年时间内几乎复制了异时空的后世共和国的农业科学家崔文生的杂交粟米路线,让粟(小米)的亩产量提升到了200到250公斤的水准。

    吃货1号和吃货2号这俩型号只是开端,未来研究院的农业科学部门还会基于遗传学的原理努力开发出新的品种。平心而论,目前的这种水平离后世的超级主粮作物还有很大的差距,要知道,另一个世界的共和国的杂交超级小米亩产量到了500公斤以上,甚至突破600公斤;而超级小麦甚至亩产超过900公斤,超级巨型水稻亩产可以超过1吨。但是不得不承认,目前的新型作物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仍然是不小的福音。

    至于这已经规划好的四万亩的棉花田,若以100公斤的亩产量测算,以一名士兵的棉花需求量在15公斤左右来计算,这样的种植规模足够24万名军人的需求了。若再加上安西和陇右道棉花产量,那么军队不愁御寒物资。未来,安西和陇右的棉花,还可以大量销往民间。

    棉花的加工肯定需要弹棉花、轧棉花的工具。早在数年前,这些工具就已经被皇家研究院的工程师们折腾出来了。看来,这几年研究院不是白吃饭的。弹棉花的原理也是非常简单的,让弓弦与棉花接触,利用弓弦震动促进棉花的大纤维分子扩散,从而让棉絮更加紧密。而轧棉花的工具说白了有点像轧钢板的两排辊子。

    在李安乐只是稍微一点破门道,然后这帮工程师顺着正确的思路很快就捅破了窗户纸。

    像这样的技术突破的案例,这几年确实太多了。例如蜡纸油墨印刷法,这蜡层本身不沾墨水,然后用尖锐的铁笔刻上图案,让刻出的缝隙渗透墨水,从而实现大批量、准确的印刷,甚至可以实现漫画画本的印刷。

    在进行重大技术推广等大事上,都需要举行常规的朝会。但是这类朝堂会议最少要五品等级的官员才能参加,所以其实并不需要太频繁地举行。于是,李康宁继位后就调整了朝参会议的每月次数,废除了以往的朔望朝参制度,直接改成每一旬只进行两次例行会议。此外,在含元殿举行的新年大朝会依然是在每年元旦举行。

    例行会议的开始时间也往后推迟到了早上8点钟。24小时制也随着李康宁成为新君后开始推行了。另外,在李安乐的建议下,李康宁就规定了,如果出现严寒、酷暑、大雨、大风、大雾等极端天气的情况下,会给不需要留守的官员们放假,但在京城的三品以及以上的大佬们还是得到紫宸殿或者宣政殿来议事。

    此外,众位五品以上的臣工们在紫宸殿里不仅像往常一样有座位可坐,还全部使用了高脚款式的座椅,还有紧挨着的一片片的桌子,还有皇帝提供的颇为丰富的早餐点心,就好像在一间现代的大会堂里开会一样。当然,这种参加会议的体验对于大唐的众位大臣们来说很是新鲜,也颇受欢迎。

    这就是所谓的新君新气象?不止于此!

    随着李康宁的继位,一大堆轰轰烈烈的关于经济建设的相关事务也接踵而至。

    然后,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等一部分老臣累得直接退休了。李康宁便让这位长孙无忌和于志宁分别领了个太师、太傅的闲散头衔。

    而褚遂良则激情满满,表示原为陛下肝脑涂地,为建设伟大巨唐过劳死也在所不惜!所以他就继续当尚书右仆射。

    至于尚书左仆射的位置,李康宁就任命刘仁轨接任了。中书令还是由戴至德接任。

    韩瑗告老退休后,幸好上官仪可以胜任门下侍中的职位,不然李康宁又要发愁了。

    然后,不到一个月内,整个帝国高层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繁忙的局面。

    到了在八月五日这一天的例行会议期间,李安乐提议个了意见,“门下省的日常审核任务非常繁重啊,所以门下省的长官不妨再增加一个得了。康宁,你看如何?”说完,李安乐就看向了李康宁。

    李康宁略微思索了一小会儿,然后以一种不可抗拒的气势,沉声说道:“嗯,就按安乐说的好了。”

    然后大臣们提议了不少人选,例如窦德玄、许敬宗等等。听完这些意见后,李康宁与还在高脚坐榻上盘腿而坐的李安乐对视了一眼。

    于是乎,新的宰相阵容确定了下来。

    尚书省左仆射刘仁轨,右仆射褚遂良,左中书令上官仪,右中书令戴至德,门下省左侍中张文瓘,右侍中许敬宗。

    在接受任命后,上官仪和许敬宗拱手作揖微微鞠躬,“圣人,臣等必定恪尽职守!”

    这些文官精英都会这么回答。对于这种回答套路,李康宁和李安乐倒也不觉得讨厌,总比另一个世界线里某个朝代的人们动不动就喊“奴才谢主隆恩”的那种风格要舒服得多了。

    随后,很多更加具体的重要议题也被摆上了台面。

    对永徽版本的《唐律疏议》进行修改的事宜很快也进入了议程。在这项事业方面,众位高官很快就讨论出了一个共识,那就是需要征求各个地方州府各个群体的意见。

    对于征询意见的办法,李康宁早已给出了一个创新性的答案。他在继位后的第一个月内就开设了全新的官方新闻报纸——《大唐时报》。由于手摇式油墨印刷机的使用,印刷效率大大提升,报纸的发行也成为了可行的选项。为了管理报纸的刊发,李康宁还设立了新闻署,而全权负责新闻署的管理事务的“新闻署主任”的这个光荣的职位就交给了长孙冲。

    新闻署设立之后,在场的大臣们或多或少地认识到了这个机构的重要性。

    到了进行最后的一项议题的时候,李康宁就让大臣们自由发挥。他想看看到底这个时代的高级官僚到底能提出怎样有趣的事情。

    一时间紫宸殿上的诸位大臣们议论纷纷,这一切都被李康宁和李安乐听得明明白白的。他们强大的心灵感知力可不是闹着玩的。

    原来,诸位臣工是在议论关于李安乐的事情。

    新皇继位后没有宣布大赦天下之类的命令也就罢了,让诸位大臣疑惑不解的是辅国长公主竟然并没有一个食邑封户!

    李安乐竟然成了史无前例的连虚封都没有的零食邑长公主。这一点,让李道宗、薛万彻、薛仁贵、李绩等武官们也感到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