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重生后我把残疾战神宠野了 > 第168章 新妆

第168章 新妆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so,最快更新重生后我把残疾战神宠野了 !

    那汉子又重重叹了一声:“也就是梁家的佃农这般苦,有数不清的租佃压在身上。像我这样在城里做个小本经济,又有殿下关照庇护,平常也能吃起得肉、吃得起糕,生意好的时候还能与人下个馆子,吃点肉菜。”

    汉子流露出向往的意思:“更别提那些有幸到殿下的作坊做工的,自此就衣食无缺了。哪至于欠下还不尽的高利贷,叫人把女儿也拉走的?”

    “是啊,能进殿下的作坊,那真的是太幸运了。”

    其他人叹息:“也不知道殿下什么时候再招工。”他们可对君清氿的作坊眼巴巴地瞅着呢。

    黄觉生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点,耳朵微动,不动声色地记下来,待会再去问问。

    那汉子是个走东串西的生意人,讲话比较清楚,差役听得也明白。

    听这汉子意思像是梁家拉走了白毛仙姑,差役们急着想知道细情,便问道:“那梁家人就把白毛仙姑拉走了?他们怎么把杨大姐害成白毛仙姑的?”

    那汉子叹道:“大爷们何不耐心听听?这个于娇娘是从头唱的,现在才要唱到杨白劳回家。过不久梁家的狗头管事梁大春就要上门逼债,逼着那杨白劳按手印卖女。可怜杨白劳只有这个独生女儿,却叫他自己卖成了奴婢,急得他回到家就喝了毒药,大年夜间死在了门外……”

    几个人听熟了曲子的人凑上来骂道:“也不知那狠心的梁世仁、梁大春是梁家哪一支的!曲儿里就该唱出他的真名来,咱们这些大男人,一人一拳头也就打死他了!”

    “可不是,逼死人家,转天正元旦就把喜儿大姐拉到家里做了奴婢,还嫌人家不欢喜,这是人做出的事么!”

    “那杨白劳只此一个女儿,还指望她百年后摔盆顶幡的。梁家竟就生生把人拉走了,连安葬时也不叫她给亲爹穿白戴孝,抓一把坟土,那老杨魂魄怎安哪!”

    那伎女正唱到父女团聚,充满希冀地过年;黄觉生等人却已知道了后面的故事:后来杨白劳服药惨死,孤女被王家强买作奴婢。

    在城外那个唱曲的庄家汉口中,他们更知道了杨喜儿多年后的模样——在山野之中孤身求活,满头白发,甚至被人当作妖仙供奉……

    这一刻父女们扎头绳、蒸年糕的轻快欢喜,再过不久就要变成天人永隔的悲苦。杨喜儿这么个等着爹爹躲债回家时还一派天真的少女,以后竟会变成那个心中刻满万千仇恨的白毛仙姑……

    随行的差役都忍不住骂道:“他们父女已经过得这样苦了,那梁家是什么心肠,忍心将人家父女全都逼上绝境!”

    几人骂了一阵,又忍不住低声问黄觉生:“依大人看,这曲里唱的究竟是真是假?那梁家也是世居此地的大户,子孙都读了书的,真能做出这样禽兽不如的事体么?”

    黄觉生心里也有个大大的疑惑,他现在清楚的知道:这曲子里唱的杨家父女不一定真的有这个人,但梁家一定犯有多收田租、放高利贷、买良为贱之事。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不然这曲子怎么可能传播的开呢?

    可又是怎样的人能把这些事写进一本诸宫调里,还写得这样直指人心呢?

    若说写它的人是庄户,庄户岂有这样的才学,能依谱填词,还填得深情致致,令下到庄户小贩,上到他这样的官人也要动容的地步?若说是才子词人,又怎能如此深刻了解佃农的贫苦悲惨,又怎么舍得将一个妙龄女子写成不人不鬼,满腔仇恨的模样?

    黄觉生不只是想听这曲子,更想知道曲子背后是何等人物了——怎么偏偏就能在昭阳公主清理梁家隐田隐户,要惩办梁家的罪责时,恰到好处地写出这套诸宫调?

    在这个人的笔下,梁家的结局又会是什么?

    现在梁家的下场是不是就是她所设想的。

    黄觉生挥了挥手,吩咐道:“不在这里听了,问出告状房在何处,咱们先去告状房寻人。”

    前方撂地的伎女才讲到穆人智自夸“能拐就拐,能诓就诓”,几个差役都支着耳朵细听,恨不能听完了全场再走。可惜黄大人催促,他们不敢久留,就在背后一片喝骂声中清开挡路的闲人,问明告状房方向,驱车疾走。

    好在告状房那边也有《白毛仙姑传》,还是最初唱出这本诸宫调的人唱的,肯定比眼前这个唱得更好,内容更新。众人心下期盼,赶着车穿过长街,终于到了城北这座几乎成了梁家家族牢房的告状房。

    借住在这里的都是贫苦农户,隔着街就能见到许多穿着短衣的庄户、头上包巾的农妇和几乎光着身子的娃娃出入。.

    而在出了告状房不远,又奇妙地聚集了许多穿绸衫的人,与穿腰机粗布的穷苦百姓混在一起,有站着的有蹲着的,还有一下站一下蹲没片刻安生的,还有一些讲究的就自己拎着椅凳,都是在听人唱曲儿。

    那声腔远比他们听过的两场都更清越,高亢得像是鸽子胸前挂的哨笛被风吹响,声音回荡在云天之上。

    女子唱完一句,围听的人轰然叫好,黄觉生也坐不住,站在车门后踏板上,俯身看向唱曲的女子。

    饶是他见惯绝色,见着那女子时也倒吸了口冷气:这份艳妆竟是他从未见过的!

    眼圈描得重重的,外眼角斜飞而上,衬得星眸欲醉;两腮晕染胭脂,颜色似揉碎桃花,艳压海棠;更兼着朱唇皓额头如少女般留着短短的刘海,越发明艳可爱。

    难怪城北那伎女已经是生的有七分颜色,还被人说“远不如她”,便是他年少时在江南拜访过的名士家的家伎,里面最出众的美人绿珠和眼前的这女子一比,怕也只能说一声“远不如她”。

    从这伎女看来,背后安排这事的就一定不是个平民百姓、商人匠户之类,而必定是个既深知百姓之苦,又富雅趣高致之人。

    不然怎么能写出那样深刻的本子,想出这样的新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