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so,最快更新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
进入498年,萧鸾的病情越发严重,因为近亲孤弱,所以对萧道成和萧赜的子孙十分忌惮。
当时萧道成和萧赜的儿子还剩十人,都获封亲王,每逢初一和十五就到金銮殿晋见,萧鸾退朝后回到后宫,总是与左右侍从叹息:“我与弟弟(萧缅)的儿子,年纪都不大,可是高帝、武帝的儿子,却一天比一天茁壮。”
那怎么办呢?
以萧鸾的逻辑,这种难题只有一个办法能够解决。
有一天萧鸾把心里所想告诉了陈显达,向他询求意见,陈显达深知皇帝的手段,不假思索地回说:“这种事还用得着考虑?”
萧鸾反倒露出一脸的不情愿,没几天又问京畿卫戍总司令、始安王萧遥光,萧遥光认为不宜操之过急,应该循序渐进。
萧遥光天生是个瘸子,经萧鸾批准,每次入宫都乘坐官轿,接下来的时间,他的轿子经常进出皇宫。
每次萧遥光入宫,萧鸾都屏退侍从,然后让人摆下案桌,点燃香火,接着他会放声痛哭。
按照以往的经验,一旦萧鸾开始做出如此举动,左右侍从就知道第二天必定有人要倒霉了。
正月25日,河东王萧铉、临贺王萧子岳、西阳王萧子文、永阳王萧子峻、南康王萧子琳、衡阳王萧子珉、湘东王萧子建、南郡王萧子夏、桂阳王萧昭粲、巴陵王萧昭秀,接连遇害,最小的只有8岁,最大的不过19岁。
至此萧道成、萧赜和萧长懋三个人的儿子们全都死光。
但是萧鸾的戏还没有做足,在那些人死后,还让三公及部长级官员上奏检举他们的罪状,提出弹劾,请求诛杀,萧鸾则下诏驳回,等官员再次上疏指控,然后才批准。
然而那些人的尸体早都凉了,这种弹劾毫无意义,宽容或是惩处,亦对当事人产生不了任何作用。
其他活人倒是颇有感触,尤其全国武装部队最高指挥官王敬则。
因为王敬则在军中威望很高,而且上了年纪,所以萧鸾并没有一开始就拿他开刀,名义上对他十分宠信,当然暗中也是一直都心存猜忌,好几次调查王敬则的饮食和健康情况。
本年萧鸾病情加重,担心新皇帝控制不了那些老家伙,于是任命高级国务官张环为平东将军、兼吴郡郡长,配备精锐军队严防王敬则。
随着萧道成的子孙被屠,民间谣言四起,都说中央将有重大行动,王敬则私下对亲属说:“平东将军?东方还有谁可平,只我一人罢了!东方又岂是那么容易就平的!我到死都不会接受金罐。”
金罐指代毒酒,凭借王敬则这种资历,若是坦然赴死,当不会被砍脑袋的。
王敬则的女儿是徐州行政官谢朓的正室,王敬则的儿子、太子宫图书管理官王幼隆,派正员将军徐岳把情形报告谢朓说:“你的计划如果跟我们一样,应该报告岳父得知。”
大诗人谢朓毫不含糊地逮捕徐岳,派飞骑奏报朝廷。
王敬则得到消息,大怒若狂,可是密谋已经泄露,起事面临重大挫折,军事官王公林建议他也飞骑奏报朝廷,并请求准许王幼隆自杀,然后只身乘一叶小舟,星夜赶到首都投案,也许能化解这场灾祸。
军政官张思祖甚至开始起草奏章,可是王敬则越想越憋屈,当晚集合所有部属,问大家:“你们教我作何打算?”
在场没人吭声,过了好一会儿,王府的禁卫官丁兴怀说:“恐怕只剩一条路了。”
次日一早,王敬则就叫来了山阴县长王询和朝廷委派催促钱粮的监察官祖愿,把刀横放在膝上,首先问王询:“现在能动员的军队有多少人,库房存款又有多少钱?”
王询说:“全县士卒一时无法集合。”
祖愿接着话茬说:“库房里应收之物,很多还没送到。”
王敬则大怒若狂,挥刀就要诛杀二人,一旁的王公林连连劝阻,恳切地说:“其他任何事都有后悔的机会,唯独这种事没办法回头,你难道不再想一想?”
王敬则唾了口浓痰,叫道:“我做的事跟你小子有什么相干!”说完快步出门,下令正式起兵反抗朝廷。
萧鸾得知王敬则谋反,立即逮捕了他的几个儿子,全都处斩。
王敬则的长子、监察院宫廷监察官王元迁,正在徐州前线与魏军作战,萧鸾让徐州督导官徐玄庆,就近逮捕诛杀。
前吴郡郡长、南康侯萧子恪,是萧嶷的儿子,因为王敬则宣称拥戴他为盟主,萧子恪恐惧之下逃得不知去向。萧遥光趁机劝萧鸾彻底杀光萧道成和萧赜的孙子,以断绝叛将的幻想,萧鸾于是下令所有亲王全都入宫。
萧道成和萧赜的孙子们则住在监察院,萧鸾指定每个亲王最多只能携带两个侍从,超过两人就要军法审判,然后让御医煮毒椒二斛,又让准备棺材数十个,下令三更时分,把住在监察院的所有亲王全都毒死,
这些年纪最小的还尚在襁褓中的亲王,本来必死无疑,但就在二更时分,萧子恪几经辗转,赤着双脚逃回京师,让人把只写了他自己名字的奏章,紧急送进宫。
三更很快到了,而萧鸾仍在熟睡,立院立法官沈徽孚与萧鸾的亲信侍从单景隽,认为形势发生变化,下毒一事应该推迟,于是让人叫醒萧鸾,报告说:“萧子恪到了。”
萧鸾大为震惊,连忙问:“有没有下手?有没有下手!”
单景隽据实相告,萧鸾长舒一口气,摸着床沿叹道:“萧遥光几乎误人大事!”给囚禁中的亲王们送去饮食,第二天全都送回私宅,并任命萧子恪为太子宫高级助理
萧子恪果当真归附王敬则,萧鸾自然不会对亲王们手软,但萧子恪既已投诚,那便不宜再对亲王下手,因为那样会让王敬则抓到把柄,只会让局势更加被动。
此时的王敬则率军一万人,正渡钱塘江北上,因他是沙场老将,在军中颇有威望,而今亲自发动战争,民间对他满怀信心,有的扛着撑船的竹篙,有的背着种田的铁锹,纷纷前往投奔,前后多达十余万人,一直挺进到晋陵。
朝廷军被反军的声势吓得厉害,曲阿县长丘仲孚劝勉官民说:“盗贼乘胜前进,虽然锐不可当,但他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容易崩散,如果把船只舰艇全都藏匿,决开长冈闸门,使河水流光,阻止他们的前进之路,只要拖到援军抵达,大事就可成功。”
大家依计而行,王敬则到达后,因为河水干枯,果然停顿下来,不能继续前进。
就在这一间隙,朝廷援军如期而至。
5月2日,萧鸾下诏让前军将军府军政官左兴盛、后军将军崔恭祖、辅国将军刘山阳、龙骧将军胡松,一同在长冈构筑营垒,右副行政长官沈文季担任持节司令官,驻防湖头,防备从京口来的敌人。
这时萧鸾已经病危,援军出发不久,太子萧宝卷派人爬到屋顶上向东眺望军情,碰巧征虏亭失火,萧宝卷以为反军已经打到城郊,急忙换上戎装打算逃走。
王敬则听到此事,兴奋地对左右说:“檀道济有三十六计,走是上计,他们父子也只有走了!”
三十六计本是檀道济发明的,那句经典的“三十六计走为上”最初也是指的他本人,因他曾多次躲避魏军的锋芒,民间以此进行嘲讽。
王敬则虽然信心满满,但他部下的民兵毕竟太多,缺乏专业的军事素质,虽在前期大破左兴盛和刘山阳两座营垒,但胡松的骑兵只不过在其后方稍事骚扰,后方的平民瞬间凌乱,一哄而散,直接导致真正的士兵也都溃败,王敬则在慌乱中跌落马下,正要重新骑上,崔恭祖飞马赶到,一枪把他刺倒。
朝廷方面显然对王敬则恨之入骨,王敬则虽已被控制,但仍不能幸免于难,左兴盛的仪队官袁文旷,一个猛子冲了上去,砍下王敬则的人头。
这个萧齐开国大功臣,就这样结束了曲折的一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