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定秦曲 > 第一八九章

第一八九章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so,最快更新定秦曲 !

    在张嘉师的心中,除了一些有助于巩固统治的法律对于他很是纠结而言,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是他必须要面对的。

    那就是对于眼下的大秦帝国,军力上因为战乱或者是始皇帝时期遗留至今的一个恶性循环。

    那就是逃兵。

    秦帝国巅峰时期的军事力量,根据后世的保守估计并不是所谓一百万上下,而是起码一百五十万。

    在史记当中的相应描述,秦帝国的军事力量大约是在一百万到一百二十万之间。但是这个推论很快就有了一个更为庞大的证据支持,那就是根据张嘉师并没有看到过的《从秦始皇到汉武帝》这个纪录片当中,所提及到的秦帝国在公元前216年前后,曾经再次进行大规模的征兵。

    而这个征兵计划很明显是为蒙恬在河套阴山之战当中的兵力调动作为铺垫。

    后世有着一个共通的观点,那就是史记所描述的蒙恬进攻匈奴地区的兵力,大致上等于秦帝国北疆军团的兵力。

    然而这个观点有着一个很要命的地方,那就是蒙恬麾下大军出击的方向是河套地区到阴山一线,若是这个兵力囊括了北疆军团的总兵力,那么面对匈奴其他地方,西羌以及东胡等外患的防御力量,又从何而来?

    再者,毫无疑问的一个军事盲区,那就是这么长的防御线的兵力集中在一起,首先就必须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撑。而这么一来,很明显对于秦帝国而言,是相对的得不偿失。

    所以,在公元前216年前后的那一次大征兵,其兵力的征募起码不少于20万,而30万应该是一个平均值。

    而张嘉师麾下的军事力量,眼下就算上了南征军团的大部分军力以及原北疆军团部分残部,也不过是一百多万。而剩下的那四五十万左右的缺口……

    张嘉师真的不知道这些军力是否全部消耗在混乱的那几年当中。

    但是相对而言,秦军在张嘉师插手了这个世界的历史之后,其相应损失是减少了不少。尤其是原本应该出现的辽东郡的郡兵因为原来的郡守投降臧荼或者是逃亡的情况被张嘉师直接扭转之外,秦帝国的关中地区也因为张嘉师的迅速进军关中,控制关中地区,先后击退项羽以及刘邦两支乱军主力的侵攻而,算得上是保住了一定的元气。

    但是在关东地区的混乱局面,似乎相对于历史上的秦末乱世而言,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这一点也不等于是秦军的军事力量缺口有着这么大的一个缺口。

    而事实上,张嘉师根据自己的推断,这么一个缺口事实上还不止四五十万那么多。

    因为刨除原来投靠张嘉师麾下的其他地区的秦军官兵,其他官兵大部分都是张嘉师势力所招募的兵力。

    而这么一来,若是真的要计较什么,张嘉师会发现自己的兵力缺口事实上还要多得多……

    相对于这么一个情况,张嘉师所能够想到的是一个后世似乎很常用的办法,那就是人口普查。

    ………………………………………………分割线…………………………………………

    人口普查,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它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

    可以肯定有什么时期的人口数据,自然在当时就应该有一定规模的人口调查。这里很可能存在后人对以往人口数据的推测,但是任何推测都不是无根据的,必定要依据当时的某些局部人口线索进行估计,而这些局部人口也一定来自于某种调查。

    人口普查作为各国政府各个时期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方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而真正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只有两百来年的历史。从世界范围来看,早在公元前4500年,巴比伦王国就举办了全国性调查,按族登记人口。美国1790年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现代人口普查,当时的调查项目只有4个。到20世纪下半叶开始,人口普查基本上覆盖了全世界人口,各国的人口普查在时间、内容、方法上也逐渐趋向一致,使人口普查更具有可比性。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在世界历史悠久的各国中唯一有长期不间断人口资料记录的国家。

    中国最早的人口调查目前国现存的最早的人口统计数字是记载在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书中,数字引自《禹贡》所记载的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夏禹时代,“禹平水土,还为九州”,九州之地的人口为13553923人。由于历史久远,大禹时代不可能有统一的、全国性的人口调查,所载数据也不可能是全面调查数据。所以也只能属于对部分人口的调查。

    能够发现的中国首次人口调查则始于周宣王39年,即公元前789年,是当时的太原(现在的甘肃镇原、固原和环县一带)进行的规模较大的人口调查。《周礼》一书记载了周代的人口调查制度和体制。整个制度极为缜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秋官司寇、夏官司马。潘光旦先生曾对此进行分析整理,绘制出周礼中人口调查制度表。在周代不仅人口调查制度比较完善,人口调查的内容也是相当完整和丰富的,在很多具体项目上与现代人口普查极为相似。

    据《后汉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200年,大禹曾经“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民”。所谓“数万民”就是统计人口。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地记载中国各州、郡的户数和人口,是在公元2年(西汉平帝元始2年),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有万户,万人。

    洪武三年(1370年)11月,明太祖朱元璋曾对全国人口进行过一次声势浩大的“点闸对比”,给每户编制户帖,帖上首印“钦奉圣旨”,填写户主及家庭成员基本信息,还备附注“事产”、“户别”等专项内容,记载这家人的身份和经济来源等信息,譬如注明其是“军户”、“民户”抑或“匠户”等等,这种“户帖”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户口本”。

    据悉,明太祖的这场“人口普查”比美国(1790年)和英国(1801年)的“国情普查”早400多年。英国学者卡尔津曾著文叹曰:“此为全世界最早推行全国人口普查的明证和榜样!”以后各朝代都建立登记每户人口的表册,当然当时的人口统计与近代的人口普查是有很大距离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在少数省的某些县份先后进行过试验性的人口普查。

    ……

    而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普查如下:

    在公元前2200年,炎黄联盟首领、夏朝国君禹就推行“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民”运动,这“数万民”就是统计人口。当时统计总数为1355万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创立“上计制度”,即人口、钱粮统计制度。到汉朝,随着政治体制逐渐完善,人口统计进一步纳入正轨。

    所谓上计,即由地方行政长官定期向上级呈上计文书,报告地方治理状况。县令长于年终将该县户口、垦田、钱谷、刑狱状况等,编制为计簿,呈送郡国。根据属县的计簿,郡守国相再编制郡的计簿,上报朝廷。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上计”制度的建立,更意味着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的加强。

    秦汉时地方守相向朝廷申报一岁治状的制度。这一制度随着集权制加强而形成,早在战国时,魏秦两国即已实行。秦律的《仓律》中即提到有关县里上计的情况。在秦朝,各郡每年九月必须定期地向中央报告本地的租税收入、户口统计、治安情况等。

    两汉时,郡国守相于岁终遣吏赴京师上计。

    汉律中有《上计律》,是处置上计事务的专门律条。西汉时从郡中派到中央去上计的人为丞或长史东汉时有专职的上计掾史。上计时地方向中央呈交计书,或称为计簿,其内容为郡国一岁中的租赋刑狱选举等情况。郡国上计,一般由皇帝或丞相亲自接受计书,汉武帝刘彻曾在甘泉宫和其它地方受计。

    西汉末到东汉,多由大司徒受计。朝廷根据计簿对守相进行考核,有功者受赏,有过者受罚。各地所上计书,最后集中到丞相府,由计相把这些计簿存档保管。

    东汉时计簿归尚书掌管。

    汉代州刺史每年也须向中央上计。各县于岁末向守相上计簿,其性质和郡国向京师上计相似。乘计吏送计书到京城之便,地方上把向朝廷申报的其它簿籍或贡奉物品也一并带去,郡国向中央推举的孝廉之类人才,也可相随而行,秦汉时称这种办法为“计偕”。

    地方官上计时常舞弊,武帝时上谷太守郝贤因上计欺谩不实免官。虽然犯者要受重惩,但弄虚作假仍不断发生。汉宣帝刘询曾指出当时地方所上的计簿,是虚假不实的具文,他命令御史要加强对计簿的查对和核实。元帝时,贡禹说有的守相因有过而企图逃避法律的裁制,上计时便委使善于作弊者起草计书。尽管汉代上计制存在不少弊病,但对于从上而下的层层督课,仍起到较大的作用。

    ……

    从公元前195到公元前205年西汉建国初期,共历十年。秦朝末年有2000多万人,到汉初,原来的万户大邑只剩下两三千户,消灭了原来人口的70%。大城市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甚至出现了“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的现象。

    这次人口普查出自《史记?平准书》,但是比较可惜的是,这次人口普查并没有真正详细的人口数量,这也让张嘉师有些嘀咕:“给我一个参照基础行不?”

    之后的人口普查比较靠谱的数据分别如下:

    公元2年全国人口5959万,经过西汉末年的混战,到东汉初的公元57年,人口2100万。损失率65%。

    20年间,长安的人口从68万减到28万,大荔从91万减到14万,兴平县从83万减到9万,绥远县从69万减到2万。

    从公元291年开始,先后有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长沙王、河间王、东海王越及成都王颖八王为争夺皇位,在洛阳相互攻杀,战乱历时十六年之久,死亡人口达数十万人,许多城镇均被焚毁,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使西晋初年并不十分发达的经济,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

    与此同时,关东地区又爆发了罕见的蝗灾和瘟疫,史载“至于永嘉,丧乱弥甚。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幽、并、司、冀、秦、雍六州大蝗,草木及牛马毛皆尽。又大疾疫,兼以饥馑。”“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以上记载出自《晋书?食货志》。

    隋炀帝即位之后,他扩建洛阳皇宫,每月役丁2百万人。修运河,隋炀帝“诏发天下丁夫,男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俱要至,如有匿之者斩三族”,役夫达543万余人,昼夜开掘,男人不足,女人充数,死者过半。如此浩大的工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隋炀帝到江都享受骄奢**逸的腐朽生活。又三次率军进攻高丽,伤亡无数。

    根据相应描述,从公元611到628年18年间,兵变、民变和宫廷政变共136次,有50多位称帝称王者,均统兵15万以上,各据一方,相互混战。全国户数由890万减至290万,人口由公元606年4602万人,减到639年1235万,损失率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