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全家逃荒记 > 第十六章 逃荒前奏(四)

第十六章 逃荒前奏(四)

作者:与君共此情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so,最快更新全家逃荒记 !

    话说到这里,唐大江还是有些犹豫,“咱们几家关系本就亲厚,就算不说那啥联合的话,也是要帮衬的。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吗?”

    说与不说,那区别可大着呢。唐纯熙心道。

    “爹,咱们几家说好联手的话,那咱几家人就是一个整体,要共进退的。不把话说明白了,咱就还是好几个个体,到危机关头还是各顾各的。这中间差别可大了。

    不说别的,咱几家既然亲厚,那就直接把话说清楚了,互相交个底,也叫彼此心里有数,知道咱们是可以信任对方的。”

    这就跟前世商场一样,你认为你的老客户还会在你这下单,和你跟客户签合同,这两者其实是有本质上的差别的。

    唐老爹这是把目光转向唐纯熙,心下产生和钱氏一样的感慨,他家熙崽长大了,懂事了啊。

    一旁几个哥哥嫂嫂见她说出这般话,心中微讶,但不得不说,也有几分道理在。

    正在这时,大门口传来敲门的声音。

    二郎去开了门,原来竟是唐五叔和唐小草两人。

    两人是在路上遇到的,一起的还有唐长寿,后者先去了上房看唐爷爷唐奶奶去了。

    两人进门说明了来意。原来这两家,也正有此意。

    他们两家,唐五叔其实还有家人,父母也都还在。

    但是唐五叔却是个不得父母喜爱的。

    他家原先儿子也不少,他排第五,是家里第三个儿子,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两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当年服兵役,按理说怎么也轮不到他,但他爹娘喜欢大哥,二哥憨厚老实但是干活能干,年岁比他大些,是家里主要的劳力。

    所以让他去了。待他归家,一家子皆变了嘴脸,但他在军营里混了那么些年,哪会看不出这点子小把戏。

    于是他设法从家里分了出来,爹娘兄弟姐妹见捞不着好处,恨死了他,四处败坏他名声。

    但他是个混不吝的,那时候也年轻气盛,刚在战场得胜归来,不把这些看在眼里,这些年除了养老钱孝敬些,再没管过老屋那边。

    唐小草家却是没什么直系血亲,相交的人家也就钱氏最合她心意。

    也不是没有别的选择,但别家关系亲近些的家里关系皆不如钱氏家和谐,而且她两都是儿子多的,也都已经差不多成人了,要是路上结伴,指定顺心不少。

    何况唐家父子几个都是有本事的,要是和他们一起,自家也安心。

    唐大江听罢两人的话,说道,“五木兄弟和石头兄弟,咱们自然是信得过的。能和你们一起结伴,咱们自然求之不得。

    不过,我家肯定还要和我大哥家、长寿家还有我女婿家一道。

    你们看......”

    唐小草及时接道,“大江兄弟,咱们既然和你家一起,自然愿意和他们几家一道。

    大家都是一个村的,知根知底,他们几家我们也都信得过。

    何况你那大女婿可还是秀才呢,咱们跟他一道,说不得还得借他的光呢!”

    唐五叔也说道,“你们也知道,我家壮劳力不如你们两家,但我以前也是上过战场的,会些拳脚功夫。

    我家青山也从小和正义正信两兄弟一起练过,所以也不会拖你们后腿。”

    唐大江忙说道,“五木兄弟说哪的话,你是三郎四郎的师傅,你的本事哪个不晓得。

    可别妄自菲薄,这一路还要多仰仗你呢。”

    唐小草也在旁附和。

    几人说了会话,约定好,就各自回家去了。

    他们刚走,唐爷爷唐大海和唐长寿就过来了。

    说的也正是几家人结伴同行的事情,唐大江忙把先前和唐五叔和唐小草家的约定讲了。

    唐爷爷一听满意了,这几家都是靠得住的,一路上也添了几分保障。

    叙完话,唐大海和唐长寿就要走,钱氏忙从厨房取了四张白面饼子,一家给了两张。

    两人推脱不得,拿着饼子各自走了。唐纯熙主动请缨去上房叫了唐奶奶过来吃饭。

    饭后,几个嫂子又把厨具收拾好,把铁锅扣在牛车上的木盆上,又找个竹篮子,装了几副木碗和筷子。

    还有厨房里的剩下的油,也重新找了个小些的罐子装了,收起来。

    收拾好一切以后,算算时间还有大概小半个时辰才到时间。

    钱氏把众人叫到桌上,从怀里取出一个荷包。

    “咱们待会就上路了,路上会遇见啥谁也不知道。别的不怕,就怕出现意外,咱们家被冲散了。

    要真有人跟咱走散了,身上还没点银子,那在外头可就更难捱了。

    所以我和你们爹想着,出发前,给你们一人一两银子。你们自己藏好,别被人摸了去。

    真要一个人走散了,好歹能买几个粗粮饼子吃。”

    钱氏说着,眼眶逐渐泛红。

    她这些个儿女,哪个出了事都是在剜她心上的肉,哪个都舍不得。

    众人心中感动,也有几分心酸。

    他们各人身上,除了启哥儿年岁太小,其他人都是有些银子的。包括年仅九岁的唐纯熙,虽然之前买缸买了不少,也还剩下200文。

    几个哥哥嫂嫂想要拒绝,哥哥们有月钱,虽交了一半,但手上也有不少。

    嫂嫂们各有嫁妆,五郎六郎平日抄书写信还有零花,也有些存余,只没哥哥们多。

    但唐大江两口子不依,各人有些私房,他们心底都有数,只是做爹娘的添点,也是个心意。

    几个子女、儿媳加孙子,还有唐爷爷唐奶奶,总共就花了十二两银子。

    但唐大江两口子这时并不心疼,大家没事最好,要真出点什么事,有这些银子,也能缓些日子。

    何况,家里其实还是有些家底的,只是小辈们不知道罢了。

    事毕,唐大江带着二郎去东厢那边帮忙。

    唐纯熙见无事,又开始琢磨起来。

    家里只带了必备的东西,但几辆车差不多都塞满了。这路上不说几个成年汉子,唐爷爷唐奶奶年纪大了,启哥儿年岁小走不了几步路,她自己也才九岁,也走不了那么久的路。

    必须想法腾些空间出来。

    而钱氏,也是这么想的。

    此时她正叫了三个儿媳,将带不走的衣裳剪了,做成包袱,准备让个人身上背着自己的个人用品,以及分的一些干粮。

    唐纯熙见此灵机一动。

    这古代的包袱背在身上哪有双肩包好用,不容易掉,空间还大,东西也方便拿。

    于是她开始跟钱氏沟通,还拿了笔墨大概画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