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so,最快更新韩娥传奇 !
于是,各营义军迅速收拾行装,手持武器,整装待发。当日下午,明玉珍一声令下,义军便奋勇冲下山去。
元军首领彻尔特穆尔听见山上动静,料知明玉珍部突围,急忙令各营堵截。
正在这时,只听得元军后面一片呐喊之声,原来是吴友仁带着五百义军前来支援。彻尔特穆尔只好分兵去对付吴友仁。这边,明玉珍指挥义军趁机冲向山口,与吴友仁前后夹击元军。义军一以当十,勇猛冲杀,元军顿时乱了阵脚。明玉珍率队伍迅速冲破元军防线,与吴友仁的五百义军合兵一处。
当是时,元军增援部队火速开来。义军不敢恋战,杀开一条血路,冲上大道,马不停蹄地朝蕲水方向而去。
此时,徐寿辉部红巾军攻占了荆湖一带的州县。明玉珍率领义军,日夜兼程,数日后到达蕲水。
徐寿辉亲自布置,热情接待明玉珍的部队,周到安排他们的饮食住房。随后,徐寿辉又授明玉珍统兵征虏大元帅印,佩三珠虎符,仍叫他统领所部,并在蕲水休整。戴寿、向大亨授上万户长,万胜授中万户长,都佩虎符。
当时,红巾军也是仿照元朝军队设置军官职位的,官阶分为三十四阶,军府依次分别为:元帅、招讨(掌管招降讨叛,军中急事不及奏报,可便宜行事。)、万户、千户、百户、牌。军队编制按十进位编组。万户是元朝军队组织的最高编制单位,分上中下三等,设正、副万户长和镇抚。万户府上设都万户府、统兵都元帅等,都元帅是地区最高军事指挥官,设正副二职。千户所也分上中下三等,设正、副千户长(亦称千总)和弹压。千户所上设都指挥使司。百户所分上下两等,称百户长,也叫“把总”。
上万户府管军七千人以上,中万户府管军五千人以上,下万户府管军三千人以上;上千户所管军七百人以上,中千户所管军五百人以上,下千户所管军三百人以上;百户所管军一百名;牌子头管军十人。但是,各军府通常都不会满员。
符牌是用来证明军官身份的,按规定,万户佩虎符,千户佩金符,百户佩银符。虎符又有三珠、二珠、一珠的区别。三珠虎符级别最高,只有上万户以上的掌军者才能拥有。除符牌外,各级军官还有印章。
明玉珍受到徐寿辉的特殊礼遇,心存感激。这时,他打听到有个首领彭莹玉在义军中有很高威望,对大宋政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便很想去拜见他。
明玉珍托人送上帖子,彭莹玉同意见他。于是,明玉珍带着厚礼来拜见,极尽礼数。
彭莹玉有一侄女名秀姑,自幼父母双亡,由他收养。秀姑聪明贤惠,在彭莹玉的教导下,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彭莹玉见明玉珍为人豪爽,又一表人才,心中甚是喜爱。
彭莹玉问明玉珍:“婚否?”明玉珍答:“尚未婚配。”
彭莹玉心里暗暗高兴,便有将侄女许配给他之意,于是拨了部分兵马给明玉珍,并叫他积极训练水军,准备开拔沔阳。
随后,彭莹玉来到大宋太师邹普胜住处,将招赘明玉珍的想法说了一遍,并请他做媒。邹普胜满口答应。
第二日,邹普胜来到明玉珍营帐,介绍了彭莹玉侄女秀姑的情况,并愿为他们保媒。明玉珍满口答应。
邹普胜起身告辞,来到徐寿辉住处,将此事作了禀报。徐寿辉也十分赞同这门亲事,高兴地道:“如此一来,我们与统兵征虏大元帅就亲上加亲了,不由得他不拼死效命大宋!”
邹普胜将男女双方说定,彭莹玉便选了一个良辰吉日,为明玉珍和彭秀姑完了婚。
明玉珍在蕲水操练部队已有半月。这时,沔阳方面传来军情,说元朝湖广行省左丞、元帅哈麻秃在排湖(今湖北仙桃境内)一带集结,并训练军队,意欲重新夺回沔阳。
徐寿辉令明玉珍率部即刻出发,进驻沔阳。这沔阳地处河南行省与湖广行省交界处,境内河湖众多,历来为鄂中重镇,也是徐寿辉新占领的军事要点。徐寿辉把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交给明玉珍驻防,表示了他对明玉珍的莫大信任。
明玉珍得令后,即刻点齐两千义军,带着新婚妻子彭秀姑,浩浩荡荡地开赴沔阳。经数日行军后,明玉珍率部进驻沔阳。他立即招募士兵,修造战船,亲自训练水军。同时,他令戴寿和万胜训练步骑,积极备战。
5·韩娥失恃
却说王氏眼见年关将至,仍不见丈夫影讯,心中着急,又唤韩立来问。韩立只好将兄长离别之言再重复一遍。王氏泪眼模糊,悲痛号哭。韩立夫妇安慰了她许久,王氏还是止不住眼泪。韩立只好四处托人打听兄长下落。
从此,王氏挑起了生活的重担,白天,她拉着韩娥下地干活;夜晚,她哄着韩娥熟睡之后,在桐油灯下搓洗衣服,纺纱织布。丈夫不在家的日子虽然艰难,但是有弟弟一家帮衬,也能勉强度日。
至正十二年(1352年)早春某日晨,天空阴沉。王氏见家中柴火已经不多,嘱咐弟媳杜氏照顾好女儿后,就背着背篼,拿上砍刀出门去了。王氏翻过高乾山,来到花石坝,此处干树枝较多,不到中午,就装满背篓。他啃了几口火烧馍,想着妻子和女儿,便背起柴火,走下麻石垭,不料脚下一滑,连人带背篓一同滚下山崖。
当日傍晚,韩立和杜氏见嫂嫂未回,心里焦急。天已黑,嫂嫂仍未回,韩娥大哭,韩立愈加焦急,出门请了亲戚数人,举着火把,沿高乾山向西寻找王氏,直到第二日天明,也未见王氏踪影。
三日后,韩立等人才找到王氏,她的尸体已经被狼吃得所剩无几。韩立和杜氏嚎啕大哭,痛苦万分,被乡亲们苦苦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