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浮萍的漂泊 > 第十四章 遇上计划生育

第十四章 遇上计划生育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so,最快更新浮萍的漂泊 !

    距离北京天安门东北部150里有一处东南北三面环山的县城—东谷县,这里泃河是境内最长河流,这里以盛产大桃而出名,最著名景点是金海湖。1958年由河北化为北京市,2002年4月东谷县撤县建区,2008年开通了高速,都2021年了才刚刚开始修地铁,还要经过三河燕郊。

    这里是莫明忆的家乡,她成长的家乡,1980年出生的她和她一样的父老乡亲除了拥有北京户口之外,这里就是中国农村的缩影,家家户户低矮的土胚平房里,***的画像都张贴在堂屋最醒目的墙壁上。

    东谷县900多平方千米,除了县城附近的村子为平原,还有一些远离县城的村子为半山区或偏远山区,几个村子划分为镇。

    东谷县平原地区种植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农作物,小麦一般种植春小麦是4月之间播种,当年的8月就可以收割。玉米分为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4月播种,8月可收获;秋玉米7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下旬收获。

    每个自然村都有大队公社年年大会小会号召并带领社员们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积肥增产。这里不得不提到东谷县著名的金海湖景区,曾经的海子水库,1960年开始修建,1976年扩建,1980年完工。当时可以保证旱涝的网络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农药与化肥也开始广泛普及,少量的农业机械开始走向广大农村。

    农业机械上到了70年代末,全公社各大队都有一台专门搞运输的轮胎拖拉机和一台专门用于耕地的链轨拖拉机。尤其是那台链轨拖拉机最受各生产队欢迎,它犁地效率高,犁得还深,一个天干的活比队里五六牛七八天犁的地还要多得多。

    东谷县山区地区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片荒山的景象。对于山区的农民来说更加不容易,因为地理环境,令他们能耕种的田地不多,耕作手法也不能更多借助一些机械。

    1978年改革开放,东谷县就建成了电影院和图书馆。这一年东谷县委召开林业工作会议指定了关于高速生产林业的倡议书,住在山区的人们开始植树造林,1980年初,东谷县县委提出了“山区要想富,必须栽果树”,大桃,苹果,梨树,杏树,山楂树,栗子树,核桃树等等。东北宫村将全村所有土地全部栽上了桃树,成为东谷县第一个大桃生产专业村。

    中国农业几千年来以家庭为最基本耕作单位的个体劳作方式,说到农村生活的贫苦艰难,老人们自有老人们的看法,比如就是天下太平已久,人口越来越多,人均耕地越来越少,有限的土地,产量有限的粮食,实在难以满足大家的口粮需求。

    所有人都知道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可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也是从这一年1978年开始,计划生育政策正式写入宪法,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从1980年代开始严格推行。1982年出台农村第一个是女孩的还可以生第二个孩子,很多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地方和一些重男轻女的家庭,为了生男孩而不顾自己的负担能力不断生育,直至生出男孩为止,有些则在女婴生下后遗弃或送人,而当时户籍不健全的地方还会把女婴瞒报或漏报,这些女孩一直没有户口,称为黑户。

    1980年在距离东谷县县城大概10里地的一个村子里,徬晚村里的大喇叭村长又开始广播了:“各位社员请注意,各位社员请注意,现在有县里最新消息通知大家,现在人口在不断增长的,土地面积在逐渐减少,所以国家不得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大家要积极响应号召,要有思想觉悟,对于家里好几个女孩,不见儿子不收兵的,要坚决杜绝,现在提倡男女平等,不是过去封建社会,女孩也是传后人,”。

    大喇叭里的村长还在继续没完没了的说啥,从地里干了一天农活的村民李文忠在家里刚洗了一把脸,大喇叭的通知,顿时愣住了,旁边的三个女儿叽叽喳喳的叫爸爸,快吃饭吧,叫了他好几次,他都没反应过来。

    他老婆赵淑琴挺个大肚子,把棒子饽饽端到桌上也催了一遍:“孩子爸,吃饭了”。

    李文忠顿时暴跳如雷的吼着:“催什么催啊?你看看你都生3闺女了,今天又被咱村的刘福挤兑我了,说他儿子干活可顶事了,说他家有根儿”

    已经12岁的大女儿安慰他爸:“爸,我有的是劲儿,那些农活我也能干,以后去地里干活,我跟你去,你别嚷我妈了,你看我妈都快要生弟弟了”。

    李文忠看了一眼赵淑琴的大肚子,幻想着这一胎如果是儿子,可国家的政策要收走他手里的土地啊?没了土地,这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啊?先不想那么多,有儿子再说。

    那年冬天,天气很冷,马上快过年了,本来充满满心欣喜和期待的李文忠一家,因为一个女婴的出生,死气沉沉,知道孩子又是一个女孩的时候,李文忠说了一句:“我真是绝户命啊”!

    她媳妇躺在炕上只是掩面哭泣着,女婴儿像小猫一样蜷缩在她的怀里吃着奶,并不知道等待她的命运是怎么样的。

    李文忠的母亲谢老太婆过来和他了说:“以后没准政策松了,还能再生个,没准就是儿子了,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我活着还想看见我大孙子呢”

    在旁边的12岁大女儿李艳玲大概听懂奶奶在和爸爸说什么了,她哀求奶奶,不要把我妹妹送走啊,我马上就大了,马上也能赚钱了,我可以养妹妹的。

    8岁的二女儿李学红哄着4岁的三女儿李丽伟在一旁玩,也不太懂他们在说什么。

    可大孙女李艳玲说的一点用都不管,这个谢老太婆从儿子家回去之后,就开始四处打听找路子尽快把孩子送出去了,她掂着小脚走着去隔壁村子-大东村,她那三寸金莲足足走了1个小时,泥泞不堪的小路,要不是因为这事,她都不来自己闺女家,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去的时候她闺女没在家,她去村头那空地去找到她闺女,和她闺女唠嗑的也是挺着大肚子马上要临产的女人,谢老太婆看见闺女,顾不上旁边有别人,就说:“你嫂子又生了个丫头,都4个丫头了,你说我这辈子想见大孙子咋这么难啊?苦命的人啊,我让你哥把这丫头赶紧送走,一家子吃啥喝啥啊?你给找找谁家想抱养的没?”

    旁边挺着大肚子的女人陈秀芝听了之后,立马来了精神,“是吗?我哥和我嫂子,结婚8年没生育,我问问他们想要不啊?”

    谢老太太立马看见救星一样,“那敢情好啊,都是一个村的知根知底的,这没有孩子的抱养她,对她肯定也错不了,我这一趟可没白来啊,这事要成了,你们两是好姐妹儿,也都是孩子的姑姑!”

    事情进展的比谢老太婆预计的迅速的多,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晚上,挺着大肚子的女人的老公杨永利带着那个结婚8年没有生育的女人和她老公,也就是他媳妇的亲哥和嫂子,陈福来和单连凤一起进了这个女婴的家。

    他们来的时候,女婴3个姐姐都还在睡梦中,谢老太婆紧张的不知所措,非要给人家做饭来逃避面对这个女婴,嫂子单连凤抱着这个刚满40天的女婴就不放手了。

    李文忠说了一句:“要不赶紧抱走吧,这大晚上的没几个人知道的”

    听到这句话,在剁肉馅的谢老太婆一下子把刀从手里脱落了,刀砍在了大腿上,这大冬天的,幸亏穿大棉裤没事,这谢老太婆突然蹲在地上哭的啊…也不知道心疼这孩子,还是愧疚心虚的哭声来表示同为女人的辛酸和无奈啊!

    单连凤和陈福来抱着孩子就出了门,李文忠和赵淑琴送他们到门外的时候,顿时赵淑琴当时就昏死过去了,杨永利和李文忠把赵淑琴弄醒之后,她就嚎啕大哭啊。

    李文忠说:“你别哭了,惊醒了街坊四邻可咋办”,杨永利和李文忠把赵淑琴扶回了屋子里后,他出门再找他嫂子和哥哥,早就不见人影,单连凤和陈福来把这个女婴就这样抱回家了,并给这个女孩取名叫陈招弟,这个具有时代意义名字一直伴随莫明忆到上大学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