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so,最快更新嘉鱼修仙传 !
“既然你已经做好变法的准备,那又为什么来找我?”
“连芸芸”多年来与子孙之间的相处氛围,更像亦师亦友,同秦奉讨论政事也不是第一次。
“只是……”他不好意思地抚须,面上的羞窘之色令她想发笑。
“这牵动太多人的利益,阻力太多,”他正了正神色,“虽然储君和老师都非常支持,但……”
帝心难测不说,国家官吏人数太大,很难上行下效,官商勾结也是个问题。
再者,税制是国家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重要的是——到嘴边的肉、切实享受过的利益,哪是这么容易放弃的?!别说别家商人,自家就是经营无数店铺的商行,自己还不了解自家的想法么?新政一出,一年的赚头就要被刮去更多……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种涉及钱财身家的东西,是可以让人铤而走险的。
“连芸芸”一口气梗在心口,想咳又咳不出来,肺部又好像被什么东西顶着似的,喘了几口粗气。
可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足够秦奉青史留名不说,民生也会号上好上许多。
还有那个只会在梦里出现的社会,不就是一步步发展过来的?变革的过程中总有人会牺牲,他们是在以个人之力对抗社会,为此牺牲是光荣、伟大而高尚的。
……
老年人想事容易发呆走神。
“连芸芸”突然笑了,她回首自己在靖朝多年,这是真实的人生吗?或者只是一个梦?
蝶梦庄周,庄周梦蝶,她是蝶还是庄周,尚未可知。
记忆如画卷般展开,一幕幕清晰而模糊的虚影掠过,她看见自己十几岁初醒时的迷惘,想到二十多岁被婆婆磋磨后院的苦闷,又忆起三十多岁送儿子进贡院考试的忐忑期待,四十多岁儿孙绕膝的满足和无奈……
“娘?”
秦奉看着陷入昏昏欲睡状态的母亲,询问一番。
她这才从“梦中”惊醒。
“啊,”她应了一句,“为娘想着,你大胆去做,剩下的娘帮你看着。”
秦奉一愣。
夏日的京师炎热多雨,才一转眼的功夫外边儿就狂风大作,下起大雨。天色昏沉,庭院里的树木摇摆不定,但很快风息雨止,一切归于平静。
一如此时秦奉的心境。
五十多岁的人了,听到这句话还是忍不住心里发烫、发酸。
他好歹淫浸官场数年,又是独子,还是知道自家老娘的特别的。
她在大事上极有分寸,遇事冷静沉着行,对儿孙宽宏而不纵容,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同时,她也教会他们该如何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告诉他们不要死守书上真理、实践才是硬道理;让家里的女孩子读书,从来不曾因孩子性别厚此薄彼……
最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家老娘还有着不一般的野心,而这是很少女人身上会出现的。
……总之,自家老娘不是一般的后宅妇人。
“其实还有一件事情。”
设立鞭法的事情,他们已经立了大致章程,此次和娘亲讨论,只是为了安心。重要的事情在后面。
“什么?”
“东宫那位想开放边防,效仿宋朝时期,在闽粤两地开设海港以便民众做点儿海上生意。”
说罢,他沉默了。
自宋灭亡之后,历朝就和临海诸国断了联系。这里头有太多复杂的因素,一时半会儿讲不清楚。
起初他对“闭关锁国”的政策并无特殊看法,直到前年,在西域之西、以一个名叫“波斯”的国家为首的几个国家派遣使者来靖。
那次国宴,他作为侍郎出席,见识了许多——
例如,浓墨重彩、主次分明、近大远小、生动形象的“油画”;华丽繁复、节奏清晰、曲目繁多的乐曲……
这些还是其次。
后来,皇帝让太子接待远方的使者,并负责文化交流的各项事宜。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他们将算学分成几何和代数,论代数,他们可以求出二元甚至三元方程的解;论几何,他们对几何图形(尤其是三角形)的认识可以称得上绝妙;论代数和几何的结合,那名为“三角函数”的、可以用“神奇”二字形容的东西,令一众臣子大吃一惊。
接下来,番邦人又为他们演示了各种“科学实验”的操作。
……
当然,结局是他们被当成胡言乱语的疯子,客气地送回国。
其实,靖朝的算学和岐黄之术都较前朝发展许多。
比之“波斯”虽有不足,但也相差无几。
可真正让秦奉胆寒的,这些成果都是在近百年出的。
——才一百多年?!
这是何等的速度?
若是再给他们一两百年,是不是可以挥剑直指中华了?
古人云:“居安思危。”可在他看来,还有不少臣子,沉浸在中华无比光辉的过去、万国来朝的盛景、邻国的谄媚讨好……
一个个,只觉得自己是“天朝上邦”,认为先进的技术只是奇技淫巧,不以为意。
尽管如此,聪明人也是有的,比如太子,比如老师,还有朝中一些新晋士子和少部分德高望重的老臣。可是,比起那群做梦的愚人,人数还是太少。
思及此,秦奉呼出一口浊气。
“这是好事,”听完他的话,“连芸芸”沉思片刻,给出答复,“既长见识,又丰盈国库,体恤民众,大善。”
“是啊。”
秦奉点头,又问道:
“娘,小四是不是……”
“连芸芸”脑子有些混沌,过了近小半刻肿才勉强回忆起来。
“小四?”
那不就是她那个到处游历的四孙子吗?
“对,昨日刚收到信函,小四说他要回来了。”
秦奉干涩的眼睛染上泪光,声音也哑了几分,他忍住掩面的冲动,只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那就好……”
算起来,他们父子俩有十年未见了。
小四是他三十几岁生的,又是幼子,平日里受尽宠爱。可谁知,他在十五岁那年立下宏愿,要看尽大江南北,走遍五湖四海……
罢了。
亲情暂且放到一边——小四的归来,肯定可以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远在河西走廊之西的番邦人们,到底有多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