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so,最快更新这个主角是卷轴 !
三叔道:“你三婶说的对,也是为了你好。像你自己自由惯了,肯定不束管。再说你的身体单薄,怕是干不了这重活。”
李继道:“这样说,那我再琢磨一下。”
三叔又道:“既然你也问起来,三叔肯定给你问,你也别灰心。”
李继道:“那多烦三叔给我问问了。”
三婶道:“回去你还好好做自己的营生,别不管了。这边让你三叔帮你问着啊。”
李继道:“那让三叔三婶多费心了,我家里还有事,我就先告辞了。”
三叔同三婶一起说道:“回去别乱想,好好干活。”
李继也不答,辞了二人,闷闷不乐直奔家里走去。
回到家中,李万三夫妻俩,连同妻子吴氏询问结果如何。李继把三叔嫌弃自己身体单薄,还需找人托关系事宜细述了一遍。
李万三只怪李继办事不力。说李继要怪只能怪自己没本事,还得找人家办事,不能怪人家不管你。妻子吴氏当即也不说话,只在一旁观看。
这又惹恼了李继,爷俩差点大吵起来,亏得母亲侯氏连拉带劝,分开爷俩,又把媳妇吴氏劝回屋里,继而平息下来。
这次事情过后,李继与父亲李万三关系甚不融洽,相互埋怨。妻子吴氏也是沉默寡言,甚不同情达理,整日抱怨。
李继因而常生怨气,苦恼不已,只觉得孤苦无依,整日做事也心不在焉。去街市摆摊写字,也是吊儿郎当,难以上心,没了以往的信心与精气神。
别人都看在眼里,有的不说,有的不管,只有他自个苦闷不已,竟不知何去何从。
所谓生活无他,他有生活。生活还得继续,日子还得照常过。就这样过了没多久,生活又有了新的考验。都城要举行乡考,消息传到城里,读书人的机会来了。李继以为自己的机会又来了,前前后后思考、琢磨了一番,决定前去考试,不能错过机会。现在的处境,是自己参加的一大动力。求去功名,更多的是急切改变生活的现状。
当即把准备参加考试的消息告诉了家人。妻子吴氏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又帮李继打点行礼,又是准备干粮;李万三也是前后叮嘱,又吩咐侯氏给儿子准备一些盘缠。
第二日,天还未亮,一家人就开始安排行程。李继安顿了一会话,嘱托妻子照顾父母亲,教父母照看家,自己带上行李,干粮,只身一人开始赶路,去往都城参加考试。
别了家,李继算了吃尽了离家的苦。真是风餐露宿,饥不择食,饱受艰辛。同是其他的会考人员,起码有个伴读书童,或是亲近的人相伴,奈何自己独身一人,没人照顾,连个说话的人都没,好不孤单。
这一程竟是近一周,才到了都城。李继于考试点就近的地方找了一间客栈,临时安顿下来,为了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准备。
经过三天激烈,奋发的考试,波澜不惊地结束了考试。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是集平生所学,把所有的心血都为这三天的考试付之,换取好成绩,求去功名,不枉读书人一回。
这李继也是满腔热血,把自己平生所学,热情澎湃,都集于考试中发挥出来。
可是事与愿违,奈何自己有些方面,诸如观点,思想,文化气息,艺术修养,不是当下思想潮流所推崇、热议、认可、甚至有悖,故招致不喜欢。几日后的放榜,李继还是未能改变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命运,这次又是没中第。只怪自己一根劲,无法立于当下。
他一个人也是垂头丧气,闷闷不乐,回到客栈,准备收拾行李启程回家。
说来也巧,刚返回到客栈,就在门首处遇到一人,李继一眼就认出此人。
不是别人,正是三年前祠堂遇到的任梅儿。原来她正在门首处翘首以盼等人。只见她望着放榜文的方向,着急地来回踱步,双手来回捏,心事冲冲的样子。
李继表现得很友好,忘了多半刚才的不快,走过去,提起就问:“请问姑娘,可是任梅儿?”
任梅儿惊答道:“你是?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
李继笑道:“姑娘可仔细看看,我们在别的地方见过面的。”
任梅儿奇怪道:“是吗?容我仔细看看。”过不了多时,又道:“确实有一丝面熟,却也想不起来,是不是时间久了?”
李继微笑道:“哈哈,姑娘是贵人多忘事呐!”
任梅儿脸微微乏起红,不好意思解释道:“哪里,确是年久不曾记起。公子不妨直说。”
李继直言道:“小生李继,名继诚,与姑娘是同乡人士。向年我们在那祠堂有过一面之缘。”
任梅儿指着说道:“噢……你是李继。怪不得这么风趣,你一上来就该直说,还绕这么大圈子,反说我贵人多忘事。”
李继笑道:“正是。别无他意,在此间能遇到你也是幸会,正好考验一下你的记性哩。”
任梅儿也开心地问道:“对呀,你怎么会在这里,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不成?”
李继道:“也是近日刚到,这不是参加考试,在此暂住几日,不曾想还能遇着你哩。”
任梅儿惊呀道:“你也是来参加考试的?”
李继道:“对呀,你来此何故?想是也与考试有关?”
任梅儿道:“不错,我虽不参加考试,却是与我相公同来,陪他到此。”
李继沉吟片刻,又道:“原来你已有了家室。那你相公现在何处?”
任梅儿低声道:“敢问你成了家没?我相公去放榜处查榜,去够多时,也不见他回来,故在此等候。”
李继答道:“小生也已成家。奈何事不遂人愿,故此失意。敢情姑娘与你家相公一定很恩爱,然在此盼其归来。”
任梅儿认真道:“我与相公恩爱多年,一路走下来,相公对我关怀倍至。我又心疼相公,二人相互包容理解,相互扶持,倍感珍惜。遂心中各有彼此,不能有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