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卫鸣 > 第二章 朝廷上的双簧戏

第二章 朝廷上的双簧戏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so,最快更新卫鸣 !

    六安十三年春,先帝将兵八万伐北夷孤竹。

    次年,其颈受箭于孤竹,不治而山陵崩。

    未几,卫三军干戈亦定,则监国太子登基,卒划甲子河分治。

    此刻,是卫国元象四年,天下承平日久。

    帝都明昌城巍峨瑰丽,东鳞门的持戟门军也个个挺拔魁梧,身着鱼纹银甲,帽簪青缨,矗立在两侧,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骤然间,一阵快马踏蹄声如快雷般传来,重鞭轻蹄,愈来愈近。马上骑者们手持免监金牌,用粗犷的声音喊着;

    “皇城司入殿!”

    路两边的商人、渔民、农夫闻状,纷纷慌忙退让,市肆的铺子被来势汹汹的马匹撞得东倒西歪,撞伤者亦不计其数,或躺在泥地上抱腹挣扎,或晕厥。

    皇宫外的杨柳树下,坐着一位落魄书生,他轻声细语地说道:“皇城司不受三衙约束,为皇帝直隶,享有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等权力,暗地负有小太子之名。”

    于是便拂袖而去,而通传消息的老太监们这时有如公鸡啼晨般喊了起来:

    “皇城司入——殿!”

    “皇城司入——殿!”

    “皇城司入——殿!”

    一个接着一个传递这句话,从宫门传至殿外,从殿外传至殿内,打断了圣听殿内激烈的讨论,群臣百官在下纷纷交耳私语,元象帝也撑着下巴等待皇城司入殿。

    “启禀陛下,孤竹国使急书一封。”皇城司一员勾押官挺立地说道。

    “爱卿,那快快呈上。”

    只见一员皇城司步兵从护心镜内掏出一团褶皱不堪的纸来。

    “大胆皇城司,国书岂可在尔等鹰爪下蹂躏!”位列百官之首的古稀老相余弼指着呈书的皇城司破口大骂,百官们恨不得将官帽遮住眼睛,不禁瞥眼看看圣上,又不禁瞥眼看看巍然站立的皇城司。

    皇城司的曹司辜可义慢条斯理地说道:“并非我等莽撞,国书传之于我等时,便是这番模样,若无圣命,皇城司断不敢折弄,以免损污书信,或窥见两国之要。”

    老相余弼看了看座上的元象帝,元象帝撇了撇嘴,他便甩甩袖子继续回到原位。

    元象帝打了个哈欠,点了点头,命总管太监恩云下去取信,恩云是个素有洁好的宦官,平时常爱焚香熏衣、打理面容,就连洗一趟手,底下的小太监也得端着三个银盆子。

    只是这时他抱着拂尘,面露苦色,瘦削鼻子一吸一呼,觉得这信上有阵阵的恶臭,他内心是有千百个不情愿,然而一个都不能在嘴上说出来。他只好伸起那个纤细而白润的兰花指,小心翼翼地将信团夹了过来,拆开念道:

    “臣使孤竹三年有余,自道深谙节物风流,以为开化。然今月夜食人之闻屡见,礼崩尚始,故遣书录之,以之告圣……以之告圣……以之告圣……”

    恩云一边拆着一边读,越读越颤着音,就像抖筛子一般,元象帝登时愠怒道:

    “磨蹭什么,后面继续说来,孤竹使臣该说月夜食人者是什么模样的、怎么吃人的。恩云你放心,山野村夫的戏言而已,朕是断不会惊恐的。”

    恩云双手哆嗦着,恨不得指甲缝里挤出汗来,慢慢地抬头:“圣上,这……”

    “不快朕心,朕这就给你定个罪来。”又接着道:“来人,将他那件皂袍脱下来,扔茅房里。”

    恩云连连叩首,便将这纸的一面对着元象帝,“皇上,您……您看,这一定是孤竹使还没写完,就不小心打……打……打翻了朱墨了。”

    元象帝顿时脸色惨白,虽然深居简出,但总知道血是什么模样的,去年他曾亲自担任一个连杀十三人罪犯的监斩官,为之题写了犯由牌,他坐在监斩官的位子上,从清晨一直到午时三刻一刻都未瞌睡,刽子手掐好了时间,便去他面前拱手请示。

    他挽起袖子,一手挥下,刽子手得令行斩,唰一声便是人头滚地,殷红黏稠的鲜血从木板上流入湿土里。他故作镇定,心却不免悸动。

    “恩云,若朕想拿你问罪,罪由俯拾即是,你这时候又犯了个欺君之罪,还不赶回我座下!”元象帝口气变得温和,又转向百官:

    “吏部尚书何在。”

    “微臣在。”

    “孤竹使为两国往来竭尽心血,三年来传书四百余封,实为鲜有。然不料捐躯于卫,亡命他乡,朕怜之不已、悔之不已。命你为其家室拨金百斤,绸缎二十匹。除此,追封靖贤郎。”

    “微臣得令。”

    这时太尉沮渠檀玉执玉笏进言,元象帝令吏部尚书退下执令,又命沮渠檀玉上前。

    “老臣曾随六安帝破敌北夷孤竹,八万将士忠义无比所向披靡,孤竹鼠辈哪一个不闻风丧胆。然而先帝中箭而致山陵崩,又三万白骨弃付寒鸦,最后五万疲旅于甲子河畔惨然归京,仓皇之态,恍如昨日。”

    “忆昔种种,朕亦神伤。”

    须臾,沮渠檀玉又小步迈前,猛一声跪倒在地,将纱帽缓缓摘下。

    “老臣恳请陛下授符,率兵北上,一雪前耻。”

    元象帝并不否认这是一次出兵的机会,但他知道在稳重这块儿他远远胜过那个鲁莽粗暴的六安帝,于是好奇地问道:

    “怎么个一雪前耻法?”

    “翻过关西的雪山,直达孤竹的军马场,军马一旦死绝,那么北方的士兵恐怕都是无足之人了吧。”沮渠檀玉得意地说道。

    “翻过雪山?”

    元象帝欠了下腰,挠着小腿,分明是婉拒。

    “陛下,恕老臣无礼,老臣春秋已高自知不比古之老将,而今两鬓染雪,银丝渐疏,三五年过去又不免填沟壑。”说完,热泪便夺眶而出,抽噎难已,全然失态。

    孙弼看见,咳嗽一声,故作安慰地说道:“沮渠老将,近来可是常常梦见先帝。”

    文武百官捂嘴窃笑,就连元象帝也不禁轻微扑哧一声,立刻又回到端庄,对沮渠檀玉说道:

    “前辈自然是卫国肱股之臣,现如今秋高气寒,朕望你有风寒迹象,早些回府休养,他日再详谈北伐一事。”

    说罢,沮渠檀玉将自己的眼泪抹干,缓缓地退朝。

    孙弼佝偻着背,慢步上前说道:

    “常言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千古来的规矩,现在孤竹使无故而死,而北国却无一封书信致圣,告诉圣上情由。对此,岂能不讨个说法。”

    元象帝点了点头,回道:

    “孙爱卿所言极是,朕即刻起诏,飞书抵达孤竹,责问本国使臣一事。”

    这时候殿外正有一声鹤啼传来,悦耳明快,孙弼连忙说道:

    “此是瑞相!”说罢,孙弼神光乍现,含喜而泣。

    元象帝托起黄袍站了起来,在恩云的搀扶之下走到龙椅阶前,望着殿门:

    “鹤冲天,贺冲天!”

    朝廷顿时一片寂静,部分手执玉笏的文武百官刻意地点头赞许。

    元象帝这时了无退朝回宫的意思,单单看着两只白鹤飞在一旁的荷花缸上饮水,不时从里面衔出两条鱼来,他嘴角勾起了久违的笑意。

    散漫不羁的通事舍人,矗立在百官之末,他鼓着嘴囊学着乌鸦的叫声,继而上前道:“微臣这肚子中装了一些话,就像一个个蚂蚱一样在里面跳着。”

    “无礼!”

    “陛下平时也喜欢听老臣讲一些陈年往事,那么老臣就从这鹤说起吧。”

    元象帝的面目显然温和了许多,说:“那听你讲吧,正好也当退朝了。”

    薛让微微一笑,又慢步徘徊了一下,老臣孙弼和总管恩云二人不约而同地怒目瞪着他,恩云方想在元象帝面前告他一状,却被元象帝伸手拦住。

    “皇家园林,好生气派,不请文人题一篇赋恐怕是不行的。”薛让抬腔大喝。

    “记得六安帝在位时,我那会儿还是个不知名的后生,一日,先帝携同我等书生于此林中喝酒赏玩、曲水流觞,此乃千古雅谈。猛然间群鹤升飞,落叶迷离,仿佛列宿仙境,众人正欲举杯答天,突然间鹤群中落掉了一只病鹤,其垂死之啼痛彻心扉,先帝与众书生们纷纷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于是缄默不语。”

    薛让看了看元象帝,又继续说来:

    “可微臣当时却为取悦龙颜,干起了文人不齿的溜须拍马之事,那便是举起酒杯直大喊道善哉善哉。先帝自会满腹狐疑:病鹤离群,坠而凄啼,何以言善?微臣就回道:鹤本为鸟,鸟叫又为鸣,而今有一鹤离群此为剩也,以此看来此乃剩鸣,剩鸣圣明。先帝登时龙颜大悦,即刻封我为通事舍人。”

    薛让说话时,常常看着孙弼,孙弼也知道这个溜须拍马所说的正是自己,然而他装作一副不了解的模样,慈眉善目地笑着。

    元象帝忍俊不禁,憋着声音道:

    “朕还不曾得知你还这般迎合皇帝,直言之人竟然有小人作为,朕实在是猜不透你。”

    这时薛让言归正传,冷峻地看着元象帝:

    “此后不久,先帝兴兵北上,崩于异国。我连夜去问巫祝,巫祝便说:病鹤力微,壮士不归。干戈若兴,宜平定不宜征伐。”

    元象帝哑口无言,睁大眼珠看向薛让,他本想说:“你找死!”,却被怯意陡升的薛让夺了话口:

    “殿外乌首双鹤让微臣不禁想起陈年往事,所以与陛下说这一通,陛下不必放在心上,只是近来西南守官羽檄连连,皆是流寇烧杀掳掠之闻,臣以为宜当平定,若不剿灭恐怕民心涣散。”

    元象帝看了看孙弼,孙弼默不作声,于是道:

    “你觉得朕派谁合适?太尉之子沮渠染,宁远将军翁连愈,还是定远将军魏昌。”

    “回陛下,恕老臣直言,沮渠染年少有为。”

    “翁连愈与魏昌可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怎会不比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孙弼用笏指着薛让,破口大骂。

    元象帝颇为不耐烦的看了看他,无奈地说:“孙相,恐怕你也须回府养养身子了。”

    孙弼登时叩首谢罪,而他自知被狡猾的薛让将了一军,翁连愈与魏昌之所以有今天,都是自己一手提携,薛让的一句话让他们错失了掌兵的契机,他将愤怒潜藏于心,面上显示出一派忠厚之色。

    “不过,孙相所言有理,沮渠染年轻气盛,并不适合统军。”薛让恭敬地看了看孙弼,又转向元象帝。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说说派谁去?”

    “微臣以为唯有值束发之年的太子赵无凝方可胜任,一来太子原调西南可抚慰西南百姓,俯察民生;二来……”

    未待薛让说完,被元象帝一口拦断:“好你个胆大包天的薛让,恩云,笔墨伺候。”

    一旁的恩云打了个哆嗦,又连忙打开砚台,执笔候圣。

    “妄臣萧让,恃才自傲,朕列举其罪有三:其一,辱先帝昏庸;其二,倨傲自居,失礼于朝堂;其三,欲置太子于西北。”

    “陛下,怎么处置呢。”恩云边念着边抄录。

    元象帝思虑片刻,便道:

    “朕贬罪臣薛让为随军仆役,发配西南,侍奉太子赵无凝左右。”

    这一句话却让孙弼大惊失色,他转过身去看着薛让,又抬头望向元象帝,他虽不做声,但他愤怒异常,他深知他被摁着头听了这二人的双簧戏。

    两旁的侍卫出列,将薛让的绯色罗袍解下,薛让却表现的洁身自好,将侍卫推至一旁,道:“我自己动手,士大夫之节尚且自珍。”继而他将玉佩玉剑解下交到侍卫手里,又席地而坐解下了自己的白绫袜。

    文官们素来痛恶薛让,但这番做法却让他们费解,不知是喜是忧,他们窃窃私语:“太子怎么能离宫?”“太子年方十五,不应远调。”

    孙弼这时站了出来,颤巍巍地跪在元象帝面前,解下衣襟露出自己的棉衣,用恳请的语气说道:

    “陛下,望三思,太子乃国之储君,不可远调西南督战,哪怕是让老臣带刀杀敌,也不应让太子离宫。”

    “先帝年方十七时上阵杀敌,已为嘉谈,然而朕虽不勇,但在十三岁时也可代替先帝批阅朝廷奏章。今太子已是束发之年,与其在宫中蹉跎,倒不如为国立功,巩固根基。这是朕的圣断,你是要怀疑朕不成。”

    孙弼俯首磕头,呜咽道:“老臣愚钝,老臣不敢。”

    其余百官颇为无奈,纷纷搀扶起孙弼就此退下。这时朝堂上就只剩下了皇城司等。于是元象帝对皇城司的辜可义说道:

    “朕命你率三百众星夜驰往塞关,令他们增设守将哨兵,监视甲子河畔,哪怕是一丁点的风吹草动都得留意,若有疏漏者,朕许先斩后奏之权。”

    元象帝思量了一阵,又继续补充:

    “封锁关隘,巩固防御。除朕特许信使除外,其余入关者不得入关,出关者不得出关。就此赶赴卫北吧,今日诸事已经让朕疲乏了许多。”

    此时在千里之遥的塞关,士卒仍然是如往日一般的镇守。

    这天夜里,穹月皎洁,甲子河上一具无首尸体漂至卫境,在月光的照耀下,它使草地发出了可怖且细碎的声响,一阵嘶吼声打破了寂静的夜晚,渐渐的,在草坪上站立起一个有如人一般的身影。

    它的新头颅上遍布黑红色的血。

    它的愤怒如同饥饿已久的困兽。

    它张开那双如同白桦枝桠般的双手向城门前跑去,欲咬断脖颈来汲取温热的鲜血。

    突然间,一抹寒光撕碎黑夜,穿过它的心脏,快如飞梭,它应声而倒。

    ——那是一柄剑。

    一位身着麻衣的男子将剑抽出,拉着尸体,缓缓走向黑夜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