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so,最快更新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呵呵……不与民争利?你们自己想想百货供销社与民争利了吗?”
呼……
众人呼吸又是一滞,满脸的古怪。
商人逐利,可这百货供销社似乎并没有,主动降低货物的价格,逼的周边商铺也降低价格。
不仅没有与民争利,更是让百姓获得了实惠。
“朝廷……陛下开百货供销社的目的,老夫估摸着应该是稳定物价,
等以后大明的州府都开了一座百货供销社以后,商人再想垄断高价卖货就不可能了。
一座州府的商人怎么能和背后有朝廷撑腰的百货供销社抗衡,在商言商,官府不干预,谁都没话说。”
见众人脸色阴沉,老者自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无非是以后没法获得高额利润了。
“老夫警告诸位,别想着拿这事做文章,陛下登基三年多,荡平了外敌,龙威日盛,
陛下敢对宗室动手、敢对孔家动手、更敢对蒙荫和世袭动手,那就说明陛下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嗯,也不对,根本就没有最坏的打算,
陛下所做的一切都是站在最底层的百姓角度考虑,只要民心在,大明就乱不了。
手中有强盛的武力,能轻易抹平一切反动力量。
老夫就不相信百货供销社之事朝中就没有人察觉,但他们也只能在陛下挑明之前装作不知道。
所以,诸位都老实一些,别给自己找不自在。
否则不待陛下动手,老夫亲自出手弄死你们!想死别连累我们。”
“还有我们翁家!”
众人浑身一哆嗦,眼中带着几丝惊惧之色。
他们这才记起来眼前这位老者崛起的过程,手段和魄力那都是他们生平所见绝顶之人。
更恐怖是,此人尤其擅长分析市场信息和情报,于细微之处发现未来趋势,从十七岁开始,一路趋吉避凶,二十年内积蓄了百万巨资。
他若是愿意入朝为官,那绝对是一位能臣。
最后出声中年男子名为翁启明,乃是洞庭商帮上一任的掌舵人翁笾大儿子,虽然现在势衰,但也是与如今的席家相比,依旧是顶尖的那一批。
“席老言重了,我等虽然年轻,但也知这其中后果!”
“席老放心,此事今天出了这个门,我们决口不提此间之事。”
……
众人讪讪笑着,赔罪。
见众人怕了,首座老者叹了口气:“不是老夫恐吓你们,实在是这事事关天下商人的地位,
若是坏在你们手上,别说是你们,我们整个洞庭商帮都会被天下所有商帮联合打压,整个大明都不会有我们立足之地。”
“罢了,既然已经讲到这里了,那剩下的部分老夫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你们不要总是盯着眼前的利益,放远了看。”
“陛下弄了个百货供销社是为了平衡和稳定物价,虽然让我们无法暴利,但恰恰相反,老夫倒是认为此举在释放一个信号。”
说到这里,老者眉头轻皱,手指有规律的敲打着扶手:“龙井关大捷,大赦天下,结果将偷税漏税剔除了,
苏州富商集体闹事,结果官府出了一个信誉等级的制度,还和路引挂钩,
在和百货供销社货物质量和价格的双重压力下,富商的店铺只要还想开下去,就必须得向百货供销社看齐,
事实的确如此,凡是有百货供销社的地方,其他商铺无论是货物质量、还是服务态度等等,都有了极大的改善,
这是陛下希望看到了,也是在尝试树立新的商事环境。
这次互市调整,你们看看这道诏书写了多少次三十税一,这就说明朝廷准备彻底的征税了。
你们再想想,朝廷有了南京新江口水师、登莱水师、东江水师以及巢湖水师,陛下整顿兵备也应该是整顿这里吧,
可为何会单单在福建金门组建南海水师舰队?为何会组建一支水师陆战军?
以前老夫一直以为是防备台湾的荷兰、西班牙,以及倭寇等,
毕竟这些年来倭寇虽然袭扰少了,但一直还存在。
且天启七年荷兰驻台湾的水师与郑芝龙干了一架,这就说明他们一直虎视眈眈的盯着大明。
直到前几天,陛下下令让盘踞台湾的荷兰、西班牙赔偿五百万两白银,滚出台湾,老夫才豁然大悟。”
说到这里,首座上一直很平淡的席老瞬间坐直了身体,眼中满是憧憬、狂热之色。
这一幕看的众人满是好奇,他们认识这位老者数十年了,可从未见他有如此神色。
答案一定就在他所说的那些前后不搭的话中,可那些零散的话代表着什么?
您恍然大悟什么了?
您倒是说呀!
大堂内数十人满是好奇的看着老者,但也有几人面露思索之色,而后满脸的惊疑和不敢置信之色。
下首的翁启明迟疑了片刻后,低声道:“席老,您的意思是陛下要……”
“启明,再过几年,你就能青出蓝而胜于蓝了,比你父亲毫无逊色了。
老夫死后,有你和你弟弟启阳在,咱们这钻天洞庭的传说依旧还能再保持许多年!”
“您老才六十五岁,身体还好着呢,晚辈还要跟着您老多学几年!”
“能活多少岁,这是天命,非人力可为,但老夫一定努力的好好活着,看到我商家盛世来临,如此便瞑目了!”
首座上的席端樊说完后,立刻摆了摆手:“好了,不说这事了,大伙儿都等急了,再说下去,大伙该嫌老头子啰嗦了!”
“您老言重了!”
“席老客气了!”
“席老,晚辈不敢!”
……
众人讪讪一笑,纷纷表示不敢。
老者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喉咙:“诸多种种的事情连在一起,老夫猜测,陛下很可能会在将扶桑、荷兰、西班牙打残后,大明境内会彻底放开商事,
且重开海禁,重现成祖时郑和下西洋的盛景,
只要开了海禁,那从宁远到南京、苏州、杭州、厦门、广州,完全可以走海路,然后再在陆路分散到各地,
无论是运输成本还是运输时间,都会极大的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