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489章 不如走于胡

第489章 不如走于胡

作者:冷泡茶加冰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so,最快更新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支持秦桧的“北人归北,南人归南”好吧,把赵构这玩意儿送给带金,咱不要了还不行吗。

    思想垮了是真的无可救药,汉初也有和亲啊,唐初也有渭水之盟啊,但那都是忍一时之辱,最终都横扫东亚,带宋澶渊之盟后净搁那儿沾沾自喜了:花小钱办大事,赢!

    讲道理,归正人这个称呼还算好听了,至少宋徽宗时候记载人家对幽云汉儿直接就是蔑称“番人”,当时南方兵发的军粮是陈米,发现幽云军发的是新米,直接就拦住当街辱骂,“汝是番人却食新米,我杀汝也”,也算是鼎鼎有名了。

    然后这样的问题明末再来一遍是吧,一边想让人卖命打仗,一边还骂“辽人皆贼也”,也就别怪人家唱“生于辽,不如走于胡”。

    所以可以说,两宋时期弱的不是中国,从狄青到王彦再到岳飞,从泼韩五到泼李三,从魏胜到王友直,哪个不是敢打敢战的区区两宋朝廷的魑魅魍魉遗留群丑,真的没资格代表中国。

    唯独可惜了辛弃疾,奈何弃疾似去病,可惜宋皇非汉武。

    所以学文救不了大宋,学武也救不了大宋,突出一个一边摆一边寄。

    难怪最终辛弃疾生子当如孙仲谋呢,跟南宋比起来,十万哥确实英明神武了起来。

    确实,斩猛将去热脸贴冷屁股,面对敌人打来了第一反应是出海避难,十万哥看了都要骂一句有病。

    雀食,毕竟再咋说濡须口之战是十万哥真的自己顶上去的,夷陵之战也是亲自在后面给陆逊压阵的,虽然一直拿不下合肥吧,但也算是一直没放弃过,堪称是孜孜不倦。

    而且十万哥那大魏吴王称号是骗的居多,把曹丕玩弄于股掌之上了属于是。

    甘蔗剑圣表示有一句mmp不知当讲不当讲……〗

    坤宁宫,马皇后也不由自主为那些义军叹息了一声。

    毕竟养父郭子兴也是于濠州起兵从红巾军纵横河北江淮,若深究的话,与这南宋时的义军也别无二致。

    不,马皇后琢磨了一下觉得说不得红巾军说不得还自由一些。

    毕竟反元诸军上面可没有类高宗这等昏君压着。

    不过……

    马皇后裹着被衾,整个身体不由自主往屏风那边探了一探。

    她对此物究竟作何用完全不明白,能做的就是将所有内容看个干净记个清楚,如此也好跟重八商议一下。

    而在心底来说,她也更介意那之前飘过文字所说的“南明”之意。

    因此眼见那光幕上重新有文字流出,马皇后便努力支着身子眯着眼,努力把那些会动的、要从左往右读的文字看个清楚。

    南人归南,北人归北这个她自是知道,在重八叹忧南北之别的时候还说起过这个。

    汉唐之武……马皇后不由自主叹了口气,如今天下初定,胡元余孽尚未肃清。

    重八前些日子还与她说,那纳哈出如今还在辽东雄踞驻金山自立,与塞北残元互为呼应,迟早要再提大军将其彻底殄灭。

    等我明诛灭残元,不知能否效仿那汉唐得大治,生民得福

    这些纷乱的想法在脑里过完也就一瞬,并不影响她继续看下去。

    辽人皆贼,不如走于胡,观宋金之乱竟还真有……等等。

    马皇后就这么裹着被衾从床榻上下来,几乎是贴近到屏风前,目不转睛看着那“明末”两字宛如小鱼一般朝着屏风左边悠游,最终没入尽头消失不见。

    她顺着这方向来到屏风最左边转到后面,看到是屏风上的雕栏锦绣,毫无异常。

    重新转回另一侧,还能看到这光幕如常,还有其他文字争先恐后朝着最左边游荡。

    毫无头绪,心乱如麻,甚至有几分惶恐之感从心底浮了上来。

    莫非重八最终也没能灭了残元这辽胡便是胡元之人

    坤宁宫外头是有宫女守着的,因为皇爷去谨身殿之前特意交代过让皇后好生安歇不要轻易打扰。

    两个宫娥一边好奇远远听着谨身殿那边的喧闹,一边也留心听着坤宁宫殿内的动静。

    两声“叩叩”在身后响起,随即是娘娘那柔和的声音,隔着紧闭的殿门询问谨身殿的天寿节如何了

    “繁弦急管,冠盖如云,人声鼎沸。”一个宫娥赶忙道。

    旁边的宫娥等她说完才不急不缓道:

    “皇爷天寿节好歹也须再等一个半个时辰才能忙完,娘娘若有请,奴婢去通禀一番”

    “不必。”马皇后隔着门道:“等天寿节结束请陛下过来一趟便是。”

    随即交代了一声说自己还要歇息,陛下来之前不要打扰,随即马皇后就这般裹着被衾听着门外两个宫娥斗嘴,缓缓踱了回去。

    既重八在忙,那她便需帮重八看看这光幕究竟为何物

    毕竟论行军打仗筹策夺城,她能说道的不多。

    但论读书辩史,反倒是如今的大明皇帝不如她了。

    ……

    汴梁殿中,赵匡胤已经不想叹气了,脸上只有麻木。

    毕竟认真说,经过被后世说他可能被谋杀,以及臣子弟弟捏造出金匮之盟这个东西,再辅以各类的城下之盟乃至于靖康亡国,忠良泣血,这归正人所受的苛待已经远远达不到让他震怒的级别。

    甚至,他还有余力分析一番这南北仇雠成因。

    江南士人不愿以东南财赋输北地固然是一个表因,但若是细究的话……

    赵匡胤忽地想起来了那后世此前洋洋洒洒说的大姓、豪强、门阀世家之成,想起来了那三国之孙吴与江左四姓的明争暗斗。

    莫非……唐末以后亡的是北地门阀,而因为那什么财赋重心南移,使得江左重走了一遍豪强世家的老路

    各种可能性在他的脑海里碰撞,然后忽地想起了后世对钱俶冠上的钱塘王的称呼。

    “恭喜兄长子孙重登大宝掌社稷江山。”

    一句略微带有一点讨好的声音响起,赵匡胤从沉思中一扭头就看到了弟弟毫不真挚的笑容。

    于是他也笑了一下:

    “那朕倒该谢你,没如那完颜亮一般,对德昭德芳赶尽杀绝。”

    看着空炅法师脸上神色变幻,赵匡胤抬头淡淡道:

    “不过一割据之宋王罢了……还是汝的好子孙求这金虏册封。”

    “倒有个好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