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so,最快更新大汉龙骑 !
张汎在彻底平定庐江之后便依照约定一边下安民告示,另一边则开始向广陵汇报攻下庐江的消息,当然因为是之前约定好的,所以他是以三人的名义进行汇报,同时飞鸽传书加派快马返回广陵,只不过内容就要偏少了些,只是汇报了庐江已经被攻下,这算是对庐江之战胜利的一次通知,之后待战斗彻底结束之后,真正的战报才会由张颌三人详细攥写,那个时候,战报的详情就会把原原本本从开战最初到战斗结束每天发生了什么都会写入到战报之中,当然还有伤亡。
这样的战斗总结并不是徐州军独有的规定,可以说这是一条被传承下来的传统,只不过这类战报并不会被记录的太过详细,但在徐州不同,每日里将领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文吏详细记载,而这些最后都会被收到刘澜手中,而这些战报一封保存,其余则会被誊抄到各将军府,交给各大将军观看之后再逐层传下去到校一极将官。
这是徐州多年的传统,就是为了让所有将领认真学习,找出这一战的优缺点,有点则尽可能的继续发扬下去,而不好的一面则要改正,尽量不要再发生,而刘澜留下这些文书的意义说白了还有一个,那就是随着现在秣陵医校庠序等各种学校的兴起,刘澜对于军校已经觉得是时候该提上日程了,而这些战斗总结,将会是日后军校可以拿来学习的战例。
也许每一仗都不会那么经典,但是因为他的要求,他们会看到第一手资料,战斗期间都发生了什么,战斗期间商议军情的时候又发生了些什么情况,战斗计划是如何产生的,这第一手的内幕,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找到的。
不过在选择军校地点的时候,刘澜可发现了一些难题,最好的情况是在秣陵,但如果以他个人的情感,那自然是要前往交州,办一所黄埔,那多又成就敢的事情,可以说这是他一直以来都想实现的愿望,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一定要办成,但现在交州根本就不可能短时间内拿下,就算拿下,如今的交州瘴气难除,乃是真正的不毛之地,选这么一个地方见军校,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别说不会成功,到时候只怕去了的人都得跑回来。
思来想去,只要考虑会稽,那里的情况要好一些,但会稽什么时候能攻下也不是很快就能办成的,所以这件事情就这么一直拖了下来,毕竟是战争年代,军校不是那么迫切,在他的眼中,再好的军校,也出不来战火中走出来的将军,所谓必猛将必发于卒伍,刘澜对此深信不疑。
刘澜在广陵等待着来自张辽等人的战报,而因为庐江的被破,一直以来质疑甚至是诋毁的声音彻底消失不见了,说句实话,这次寿春之战,其实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支持,以往是军队和官吏的斗争,或者说是徐州分明与辽东元老方面的斗争,但这一回,却分出了好几拨,不管是军队内部,还有徐州扬州这些掌权之人。
他们的态度并没有错,毕竟都是站在他们自认为正确的立场之上看待问题,老成持重如张昭一干人就不赞成,粮草消耗太庞大了,现在他们在失去了徐州青州之后,已经很难在负担如此大规模的战斗了,必须要紧衣缩食。
而在军中虽然立场不同,可是和曹操联盟也又不同的意见,最少并不是很乐意,这些人反对,那自然就会有人支持,比如一些丹阳的世家官吏,他们便非常赞同打下寿春,这可不仅仅是因为寿春对于扬州来说乃是政治中心,是州牧治所,更重要的是因为袁术称帝。
而在军中,在得知有消灭袁术机会的一刻,很多人哪里还去考虑是不是和曹操结盟,没有什么比消灭冤家对头的袁术更重要的了,而且日后他们想真正立足,寿春也是他们无法忽略的一方势力,既然早晚都有一战,那么何不借此机会,趁着袁术人人喊打的时候,将他彻底解决呢?
正是在内部没有达成一致的情况之下,刘澜强行下达了出兵寿春的决定,但重头戏还是防备着冀州军,自从年后,军事物资被源源不断的运到广陵,尤其是粮食,刘澜态度非常明确的对所有人说道,他不仅要寿春还要保住广陵。
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现在不比当年,当年仓禀充足,陶谦留下来的丰厚的家底,再加上还有青徐二州,完全保住了部队的有序发展,也才有了在拿下秣陵之后的大规模招兵,部队直线上升,而粮食的消耗也不断增加,可是以前刘澜还不在乎,他敢将部队扩编至十万人,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样的一个部队数字是完全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的。
可是青徐一丢,情况可就不同了,尤其是赋税最多的徐州,现在莫说在支撑十万人了,就是五万人都难以支撑。粮食成为了大难题,张昭为此苦苦劝谏,刘澜为此愁眉不展,如果真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那么他现在十万人马,最少得有一多半得去军屯自给自足。
但现在这个时候,刘澜不敢,虽然张昭嘴上苦苦相劝,但他也明白勒令还乡甚至是分田甚至是军屯都不切实际,嘴上现在在冀州的威胁执行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不能减员,那能避免交战吧,可还没有个结果,结果部队便又出发攻打庐江去了。
这一仗不管是胜了还是败了,对刘澜乃至整个丹阳都会是沉重的负担,往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为此刘澜将军府值钱的该卖的都卖了差不多了,但这个亏空是在太大,最后如果不是甄家和糜家再一次慷慨解囊,危机或许已经出现了,这也倒逼着刘澜必须做出改变,寿春之战后,必须得进行军屯,部队全部进行缩编,就好像占据了近一班人马的摄山营,将会直接缩编到两万人,裁汰部队五分之三,而其他的部队比如张飞赵云虽然部队数量不会似摄山营这么多,但每支部队都是对半减员,尽可能的把部队缩编到五万人以下。
这样靠着丹阳郡加上部队军屯,应该能撑下去,甚至还可以攒下存粮,为日后南下吴县会稽甚至是北上徐州城做准备。
作为乙方诸侯,此时刘澜也终于品尝到了曹操的苦恼,而与曹操不同的是,他是因为控制的土地减少导致的事态恶化,而曹操则是因为控制了十室九空的兖州与豫州,控制地域很广,但却因为缺少人口耕种而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
这样的日子曹操会一直这么下去,而刘澜的情况也一样,除非他能尽快的收复徐州又或者拿下吴郡与会稽,当然这些情况,可都没有彻底平定山越来得更实在,如果他们能在打下吴郡与会稽,那么就能够把几十万山越人逼出深山,有了他们,再加上梯田一旦成功,缺粮的危机也就迎刃而解了,而刘澜正因对地理的熟悉,所以他充满了信心。
反观曹操,他要崛起就现在来说非常困难,但如果再一次发生官渡之战的话,刘澜在得到了冀州之后,情况就会被彻底改善,而他现在则只能秣陵士兵多纳妻妾,尽可能的让人口增长。
为了鼓励人口生产,在荀彧的指挥之下,未出嫁的必须在到了年龄之后成亲,而守寡的妇人则被强配到军中,甚至还允许他们随军。
曹操现在是千方百计的想着去增加人口,他的情况与刘澜完全不同,刘澜现在是不缺人,之却地,没有足够的耕地,人太多也没用,而曹操恰恰相反是有足够的耕地却没有人,两人现在还真的算是一对难兄难弟。
刘澜现在辽东回不去,只能留在丹阳,而对他来说,丹阳的根基又还未稳,绝不能又任何的纰漏,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稳住军心民心,绝不能出任何岔子,但那个时候难道他真的就安全了吗?
未必,士兵一旦荒废了训练反而去种地,多半战斗力会极具下架,那个时候还拿什么去守广陵?
凶险异常,稍不慎就会全军覆没,刘澜非常谨慎的对待着这件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没有前往其他地方的关键,如果这里已经没有了他的容身之地,那他不管去那的结果都一样。
在他现在的眼中,中原将是最终争霸天下之所,而以他现在的情况,多半会失去争霸的资格,除非他也能像曹操一样,在极大的劣势之中,最后战死冀州,只不过曹操和刘澜现在全是在等着一件事,那就是冀州会对谁率先发难,如果是曹操,他到希望两人在来一次官渡之战,而如果是他自己,那刘澜在和赵云等人的商议之后一致认为,他们现在的情况,如果再一次与冀州交战,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速战速决,在最终的决战之前彻底击溃冀州军,当然还有一直选项,那就是他们与曹操之间的再次联盟,只要能让对方的尽可能的了解事态的急迫性,
这件事可能性不会大,除非冀州先打兖州,这样一来曹操很可能会对他们心存幻想,不会轻易掉入这个泥潭之中,而如果攻打曹操,那么曹操势必会与他们联合,共同对付袁绍,冀州会作何选择呢?
这件事情上,问题非常的关键,甚至可以说这是冀州的一步险棋,他到底会走哪边?
这一切都是刘澜在看到庐江破城之后想到的,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还有就是比起很多人,袁绍的政治眼光可就差了太多了,攻打曹操和攻打刘澜,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对此刘澜还真的不放心袁绍又会玩出什么花样,毕竟他这人在军事方面还是太嫩了些,这一就是他这样的人不管看多少的兵书,在某些事情和问题上却与军中歘来的将领相差甚远的原因,毕竟这个选择对他来说可都不是什么很好的选项。
选择曹操,曹刘会联合,选择他,文丑想拿下秣陵的可能性有能有多大呢?而且还有就是袁绍对之后的对决,信心有多大呢,他有胆量在广陵与他决一死战吗,他有胆量把高览之战变成全力一战,变成另一个时空的‘官渡之战’吗?
战事的规模很重要,这提醒了他的决心。
事实上,刘澜觉得袁绍选择他的可能性其实不大,因为相比起来,曹操会更容易一点,对付曹操远比对付他更简单,在世人眼中曹操就是一块肥肉,难道他还会不挑嘴边的肥肉吃吗?绝不可能,只要他敢吃,那刘澜就不会坐视不理,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清楚的很。
虽然他清楚历史,虽然他明白曹操必胜,但如今的天下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改变,一切还会再一次按照历史重复上演吗?刘澜不敢保证,更不敢去赌,没辙儿底气,所以他只能选择帮助曹操,只要这样他才能有与袁绍对抗的可能,如果曹操都完蛋了,那他也就彻底没有翻身的机会。
翻身无望。可是他的一切算计,都因为一道从徐州传来的消息而破灭,文丑的部队开始集结,粮草已经开始运输,从所有的迹象来看,广陵之战已经迫在眉睫,之所以袁绍还没有动手,在如今的徐州坊间流传着袁绍不希望在这个时候背上一些不好的名声,所以他在等待着寿春之战的结束,而那个时候,就会是他攻打广陵的时刻。
袁绍害怕沾上袁术而等待,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现在出兵攻打广陵,会被一些人觉得他这是为了帮袁术分担压力,这种事情袁绍如此爱惜羽毛之人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一切看起来都朝着他极度不情愿的方向发展,袁绍最终并没有选择曹操,而是要全力与他决战。
这让刘澜也开始紧张起来。